|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生物学科的自身特点,现提出:“提、论、展、析“的教学模式,并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一些感悟和总结。
【关键词】:提问 质疑 探究 合作 讨论 展示 分析 评价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探索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所以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要适合学生的自身素质形成与发展来展开的,更要与学生有效的学习紧密的结合起来。根据生物学科的自身特点,现提出:“提、论、展、析”的教学模式,即提出问题――研讨问题――展示结果――分析评价。
1.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教学过程往往是围绕着一个个问题展开的,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基本上掌控了课堂上所有问题的提出,学生的质疑意识与能力受到了抑制,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拓展,因此对问题的提出方式要重新思考。在此将“提出问题”归为两类。
1.1 由教师提出的具研讨性的问题
课堂教学要注重高效性,因此即使是一个教学环节中的问题提出也不应随意,有的问题过于表面化,一经提出,学生不经思考就可回答,那么这样的问题就缺乏一定的实效性,对教学帮助不大,而且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课堂上的问题失去了思考的兴趣。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部分,因此要注重问题的质量,如启发性、研讨性、趣味性及适度性,尤其要强调研讨性。
教师所进行的提问可以给学生指明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向,并且提出问题的内容一定要具备可科研性,具有较强研讨性的问题可以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思维及时转向,从而提出新颖的方法、观点,能够有效的达到学生学习的目的,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
1.2 由学生提出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总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以前我针对于这种情况处理的非常不好,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总是忽略,或者以简练的语言加以应付,觉得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与所教的知识雅关。但有一节课让我改变了自己的态度,那节课讲的是“如何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率”,当我把光能利用率的概念叙述完之后,有位学生马上就站起来问,光能利用率提高了,是不是光合作用效率也高了?学生提了一个易出错的问题,那节课我破例没有按照教学计划讲课,而是顺着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展开了对光能利用率的讨论,结果这一节课不仅完成了预期的教学内容,学生还掌握了光合效率与光能利用率的区别与联系,学生高效地完成了学习内容。从那以后,我对学生所提出来的问题有了新的思考。做为老师应该给予学生极大的鼓励,鼓励学生坚持这种质疑的精神,因为这过程本身就蕴涵着创造性思维的力量,是获取知识的源泉。
2.研讨问题
研讨问题就是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将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有的问题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讨论获得结果,而有的问题需要在课下通过一段时间的研讨才能得出结论。但所采用的形式主要是小组合作讨论来完成。以下探讨一下小组合作讨论的作用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2.1 小组合作讨论的作用
2.1.1 提升学生主体性地位、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实验既是一类探究活动,也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可借着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进行科学研究时的严谨性。还可以借此机会放手让学生尝试通过小组成员合作来完成探究。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了科学研究的过程,也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能力,并且极大的激发了兴趣。学生通过这种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可以积极主动地学习,改变了遇到问题不看书,过分依赖教师的习惯。
2.1.2 建立友好的多边互动关系,使学生乐于、善于合作学习
由于教师的特殊身份以及专业知识的相对富有,往往在学生心目中成为知识“权威”和课堂教学的“权威”,使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了距离感,不利于师生间交流的。因此,教师更要确立尊重学生人格、情感和意见的意识,努力构建融洽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很自然地把教师当作最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2.2 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2.1 激发每一名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合作学习可以有多种方式。在教学中,指派基础性较差的学生担任“发言人”,由他把本小组讨论的意见向全班表述出来。在教学中真诚地鼓励每位“发言人”,这种激励使他们树立信心,主动探求知识。几次发言以后,可以换小组中的其他成员,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
3.展示结果
展示结果就是学生通过研讨问题,将所研讨的结果展示给大家。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结果展示是最常用的,每个小组可以自选一位“发言人”,将本组的研讨结果向全班学生展示,可以用语言描述法、表格法等等。在这一过程教师可对学生进行相应指导,指导学生尽可能清晰地将结果呈现出来。
4.分析评价
分析评价应该是由老师和学生一起对研讨的结果进行分析,而分析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做出评价。让学生参与其中,可以锻炼学生对事物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我在教学中主要应用以下几种方式:
4.1 学生自评
我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指导学生尝试着对自己做出分析评价。比如,每学完一部分内容我都提醒学生自己反思对这部分内容掌握了多少?哪些知识不能自如运用?等等,通过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反思,对自己做出评价,通过正确评价自己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的好,要继续发扬下去,反思自己哪些地方用的方法不得当,要及时找出改进的方法。
4.2 小组互评
在教学中经常会指导学生进行问题的研讨,往往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每个小组所呈现的研讨结果都是不同的,我有时会启发小组间互相评价,找到彼此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的意识,这也把相互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都扩大了。
4.3 师生互评
教师在专业知识和判断问题方面整体上高于学生,所以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就担当着裁判员的角色,对学生的研讨结果给予有理有据的评价,但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对老师的点评产生质疑。
以上是我在实施“提、论、展、析”教学模式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还有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试论影响职中生数学成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下一篇:浅谈信息技术“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