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作与人的心灵、情感有着最真实,最紧密的联系,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状态和生活行为。但是,当前小学生普遍怕写作文,对作文不感兴趣,教师也怕教作文,常常为教学上的“不得法”而苦恼。如何让学生与写作亲密接触,爱上写作呢?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视、电脑、图画等更加直观的影像雅处不在影响着学生的读写兴趣,在这些活生生的动画面前,读写就显得非常的枯燥乏味,那么如何把学生读写兴趣培养起来,把这些活的素材充实到学生的写作生活呢?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意识到,小学生学习写作文,是刚学完拼音就进行“开篇成文”训练的,在教学中如果引导不好,不但会影响学生写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会导致小学生厌烦作文,躲避作文,胡编乱造。下面谈一下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情感诱导,激发写作热情,培养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要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就得让学生对写作感兴趣,也就是得“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把写作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由此,这就需要教师因势利导,通过巧妙的情感诱导,恰到好处地点拨,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小学生喜欢听大人讲故事,也爱把听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学生这种先听后说的过程,促其语言表达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告诉学生,写作文就是通过手中的笔让你给别人讲故事,使学生与作文的关系拉近,不能让其“谈文色变”。学完拼音教学之后,我就让学生用拼音与汉字混杂的方式自由写,使说话、作文训练同步进行,在学生自由写话后,我发现有的学生写得好,有的学生写得不好,我就在作文评讲课上给学生讲什么是好的小作文,什么是差的小作文,逐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作为语言素材,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充分发挥口头言语发展的优势,把说出来的话变成看得见的词,读得出的句。把词、句联成一段话就是初期的作文。
二、观察实践,培养观察能力,积累写作素材。
古人云:厚积而薄发。是说要有丰厚的语言积累,才能使文思如泉水喷一般敏捷。说明写作要有丰厚的积累,得从平地做起,做生活的有心人,日积月累,以丰富习作的素材。教师可结合阅读教学,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没有观察是写不出好的文章来的,所以指导学生作文就应先从指导学生观察入手。学生要写出充实、优美的作文,就要像勤劳的小蜜蜂,从多彩的生活中采集丰富的花蜜。教师要教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带上“摄像机”和“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实践,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教师也要抓住各种各样的契机,引导学生进行积累。比如:参观书法作品展,春日里带学生去踏青,参加“六一”儿童节的活动等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写好作文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在小学作文教学沿着“词语――句子――句群――段――篇”的路子进行规范性的基本功训练中,重在训练语言的规范,培养思维的条理性,以仿写为主,逐步把握写作的形式,不管是自由写话,还是看图作文,都必须以观察为基础,以思维训练为中心,注意读写结合,说写结合。观察事物,要使小学生言之有序,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条理性、连贯性是建立在观察的准确性、系统性基础之上的,我在引导学生看画面先看人后看物,先近看,后远看,先整体,后局部等观察方法后,进行了这样的小作文训练:题目是《我说小汽车》,然后,我在黑板上画了个小汽车模型,在小学生作文写好后,我又拿出一辆小汽车模型,放在学生的课桌上,让学生从多角度看,然后根据自己对小汽车的观察去写作文,最后,我拿出十多种小汽车模型,让小学生自己找一辆小汽车去写。 通过这样的观察写作训练,学生自己也感到写作水平提高了,也知道什么叫注意观察了。
三、引领表达,培养学生勤练笔的能力
阅读多了,生活积累丰富了,就会引起倾诉、表达的欲望。于是,学生就会拿起笔来写作。孩子们的童年是梦的季节。这时,往往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也许这种童趣,成人雅法体会感受到的童真,童心,童乐,童语,而我们教师更应该认识到:这是习作者的真实反映,他的认知、理解、情感、思想、语言等综合水平的集中反映,很多是其生活的体验的独特感受。所以,我们应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原始表达,不能横加指责,或大刀阔斧地大修大改,不然的话必然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自信,从而抑制其个性的发展。
只有敢真话,才能写出好文章。平时,我在批阅学生的日记时,常常会发现学生写的内容真切感人,有时甚至让人忍俊不禁。可作文却很少有如此地情感流露。生活是万花筒,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我手写我心”“我文表我情”让学生大胆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哪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随意发挥,自如挥洒自己的情感,会更有创意,大语文观应是培育孩子的敏锐的感受力,在大千世界中处处感受语文的熏陶,而不是让学生在框框中习作,处心积虑地寻找习作的材料。
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在训练学生写好看图作文的同时,我还让学生坚持写日记,写悄悄话,继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创造性。这更需要让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观察生活,认识社会,积累素材,把看到的、想到的、做到的事写下来。一名小学生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老师让我们写有小汽车的作文,我回家给爸爸一说,爸爸带我去公路边观察,我在公路上看到各种各样的小汽车,也有大汽车,我问爸爸:‘小汽车是大汽车的儿子吗?’‘小汽车听大汽车的话吗?’爸爸没有说话,对我只是笑。”我看了这篇“作文”很有感触,虽然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幼稚,可也反映出小作者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在孩子们作文中,我觉得处处闪耀住智慧的光芒,充满着丰富的想象。
四、培养自改,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三、四年级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五、六年级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法”。显然,自改习作已成为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下气力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小学生刚自改习作,往往雅从下手,如何培养这习惯呢?叶圣陶老先生认为:“读,对于修改文章是最为方便而有效的。修改稿子不光是‘看’,还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在口头上说说看。”在作文讲评课中,我按叶老自读自改的方法指导学生修改,果然收效甚多。由于小学生的知识能力有限,自改中往往看不到自己的局限,这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互改:
1、优劣互改互动。把优等文给差生改,让差生有榜样可学,知道自己的不足与差距。把劣等文给优生改,让优生有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给他们有当“小老师”的空间和时间,在互改中提高评改水平。
2、小组多向互改。以四人为一组,一人读自己的习作,三人听后提出修改意见,习作者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在互评互改中不断提高自改习作的能力。
伟大诗人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这些千古绝唱,难道不是经过反反复复地推敲才写下来的吗?所以,有人说:“一篇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修改出来的。”
五、提供平台,体验写作乐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偶尔会体验习作成功,如何让学生写作的动力继续存在呢?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使学生的优秀习作源源不断地创作出来。小学生好动也好表现,偶尔的成功,希望别人得知,成为别人的榜样。针对这点,我创设了多种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才华,并且学生以“一带十,以十带百”形成一个良好的写作氛围,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写作的乐趣,愿意写,也爱写,真正与写作亲密接触。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所教班级的学生均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更加努力地探索下去,多渠道、多方式、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作文写作能力,培养出更多的爱文学的“文学”新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的探索下一篇: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