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水平四)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

[复制链接]
查看: 576|回复: 3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733
发表于 2020-7-20 20: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在多年探索和完善我校体育(水平四)分层教学的基础上,提出实施“分层次”体育教学的构想与对策,即合理规划教学小组,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着眼于发展的评价机制等,使体育教学更能充分地体现 “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体育 个体差异性 分层教学 发展性 实践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认为,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结果必然导致学生误差的产生,并由此造成群体内的学习分化现象。体育教学也不例外,甚至这种个体差异表现得更为直观,现在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文化家庭背景、不同的认知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心理特征,在学习的能力、已有的经验、需要和兴趣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性。想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我们就应该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利,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所谓个性化教学,就是因材施教,即适合个体学习需要的教育,既要抓住多数,又要顾及两头,既不能丢掉后进生不管,又不能对体育尖子生降格要求。进入初中后,学生的生理发育有快有慢,女生快于男生2年左右;他们心理上处在断乳期,且心理变化特别大;其身体素质千差万别,男生偏重于力量、速度、对抗,女生偏重于匀称、柔韧、协调;体育基本技术技能良莠不齐(受小学体育教学好坏和自身爱好程度的直接影响),为了让每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尽可能的发展,达到各层次学生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学目标,再结合学生的这种发展性、层次性、差异性,就要求我们寻求符合学生最优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我们进行了体育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课前准备
  1、概念明晰
  分层教学,是指受遗传、家庭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生理、心理及个体差异,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掌握能力亦有差异。故教师在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上要符合“学情”,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区别地设计和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指导、检测、评价,从而使每一个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完善与提高。其最大特点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各类学生分别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不同的知识信息、学习速度、练习难度,有针对的加强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指导,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能最优发展,从而体现出新课程的全体性特征。
  与分组教学的区别。分组教学是指从方便教学组织出发,按照学生的某些共性分为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有同质分组、异质分组、男女生混合分组等形式。而分层教学,比较集中地被强调了三点:一是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二是分层次;三是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从以上两个概念上分析,分组教学中的同质分组,就是分层教学,而异质分组和男女生混合分组则与分层教学完全不同的。按兴趣分组、按运动特长分组是分层教学的另一个误区。学生体能是有层次的,有的好,有的差;也有认知速度的不同层次,有的学习速度快,而有的认识速度慢;学生原有的体育基础是有层次的,有的基础好,有的基础差,或者在某个项目上没有基础可言。我们不能把简单的分组教学就认为是分层教学,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2、熟悉和掌握课程标准,把握教学总体目标
  课程标准(水平四),是实施初中体育教学的根本依据。总体目标、分阶段(年段、学期、单元)目标、教学内容、要求,它都有明确规定。如果我们偏离了课程标准,体育教学就迷失了方向。只有全面熟悉课程标准和掌握教学总体目标,我们才有可能根据不同的教材和学生的技能情况,制订出更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才有可能搞好分层次教学。
  3、培养学生体育骨干
  在一堂课的时间内,由于学生被分成了几个层次,教师分配给每个小组的时间相对较少,就必须注重对学生体育骨干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骨干传、帮、带的作用。强化课堂组织纪律性,优化课堂组织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了解教学对象,科学划分层次
  首先,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了解程度是分层教学成败的关键。作为体育教师,在制订各层次教学目标、要求、授课计划和确定教学方法之前,必须对学生的情况作一番深入的了解。如班级的男女组成、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体育基础、智力水平、心理素质以及他们的性格、爱好、个性特点等等。
  其次,科学划分教学层次。教学层次的划分并不是进行简单的教学分组。它是将教学对象根据影响教学的若干相关因素,按递进的关系划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群体。这里说的相关因素,是指对体育教学过程和效果产生较明显影响甚至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例如学生的身体发育、健康、身体素质、体育基础、智力、兴趣、意志品质等,这些都是我们进行分层次教学的依据。当然,也可以分得再细一点。如在进行位移速度教学时,我们可根据速度因素按学生的奔跑能力将学生分快、中、慢三个层次。在进行力量练习时,又可根据力量大小将学生分成强、中、弱三个层次。按照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如:身体素质、学习积极性、参与能力及体育成绩等)的不同进行分组,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优秀组、良好组、合格组、待合格组四个能力不等的小组。这样分组的优点在于:让能力不等的学生在与自己能力差不多的学生群中一起学习并竞争,那么学生之间就没有优越感和自卑感,“只要自己努力就有获胜的可能”,使他们之间的竞争积极性更高。还有,我们可以对不同的小组给予不同的要求,让他们都能得到发展。在分组时,我们还可以为每个小组确定一定的比例,做到保持大多数兼顾两头的“橄榄”型。但这个比例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的,随着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变化和专项技能的变化,各组之间的学生可以相对流动。长此以往,我们相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生的体育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再次,教学层次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教材的变化而变化。在某项教材中可以不用分层次(如广播操),在某项教材中,我们可分为二至三个层次,而在某项教材中,我们可分为三至四个层次(如篮球)。同样,这个学生在这项教材中,他可能分在这个层次,而在那项教材中,他可能分在另一个层次。
  最后,我们在划分教学层次时,注意了以下几点: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把划到低层次的学生称为“差生”,更不能把分层次教学变成歧视“差生”。“学困生”“待合格生”只是一种过度阶段,对他们应一视同仁。2)、灵活性。任何一个学生有其短处,也必然会有其长处,在层次划分时,切忌将任何一名学生长期置于低层次中学习,这对于他们心理上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也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3)、各层次的连续性。分层次教学,不能把各层次机械地分割开来。高中低各层次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手段和过程,其最终应向高层次发展。所以,要注意各层次之间的衔接,保持其连续性。要让每个学生明确这一层次的目标、要求 ,也应鼓励每个学生努力进入高一层次学习。
  二、目标分层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领域目标统帅教学内容”的新思路。教学目标的具体和可操作性表述,就是教师把教学思想,教学经验,教学策略,细化成可看、可听、可触的行为描述,付诸于教学设计中,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在具体目标引领下向前发展。我们现在的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的:一是认知目标;二是技能目标;三是情感目标,这种三维目标已经比较完善了。但是,我们雅法看到各层次学生的具体活动,各层次的基本技术技能及各层次学生将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制定教学目标就要制定总体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次目标。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目标的确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且是递进式的,层层推进,逐步达到。根据体育教材的特点,还要注意采取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力争使每个学生的目标经过努力都能达到。课次目标的确定,在内容方面,优秀级学生应增加内容,中间学生完成一个,差的同学完成两个中的一个。在完成次数、距离、时间、质量的要求上,应对高层次学生提出高要求,其它层次同学相应降低难度。
               
       比如,对七年级的新生,我们首先通过调查、访问、各种测试等方法,全面地了解新生的体育综合素质及相关教学内容的技术技能等,并给每位学生建立体能档案和各单项基础档案,再根据将要教授的新课内容对学生进行分层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例如,初中生大都喜好篮球,但基本功相差巨大,有很多学生只会“拍皮球”或会点“运球”,而从实验小学升上来的学生已经能熟练的变方向运球了。故我们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组为能变向运球的,约占25%;C组只会“拍皮球”,约占20%;B组学生水平为处于AB组的中间,约占55%。那么,我们相应制定了第一学期的篮球运球单元的教学目标(如表1)和篮球第一课次的课时目标(如表2):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曾根据学生的篮球综合水平好坏分为四个层次,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好(纯复习课是可行的,而新授课由于组织过于复杂,教师在四个小组疲于奔波,往往顾此失彼)。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分三个层次最适合组织和教学,并且效果是最好的。实践中我们适当放慢A类学生新授课的内容,强化他们对已有技能的复习和熟练程度,同时加强C类学生的教学力度,甚至要求他们在课外时间进行练习,使他们尽快达到B类学生的水平,最终目的是少分层次或不用分层次也能进行教学。
  制定这样的教学目标,既是实际需要,学生又能接受,更能激励各层次学生信心百倍的为达到目标而刻苦练习。
  三、内容和教法分层
  教学内容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手段,只要能达成教学目标,就该选取各种适当的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从新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学习目标来看,我们在内容的选择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不再要求初中阶段的学生广泛地学习多种运动技能。现在国家实施的“体艺2+1”项目也证明了我们选择的正确性。因此,我们在内容的选择上结合了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多的开设篮球、排球、足球、武术等项目,而不照搬教材内容。以七年级第一学期篮球运球单元的第一课次课堂教学为例,说明我们是如何做到目标统领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的,表3。
  经过上面的教学之后,对C层次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结合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内容,给他们加练原地运球。具体的办法是:将各班C层次的学生组织在一起,选定运球相对好些的学生为小组长(4-5人),再由他们带领和监督本组成员,在大课间活动时进行运球练习。教师也到现场进行巡视,对个别同学可进行临场指导。也就是说,在分层教学之后,不能对基础差的同学置之不理,而应该结合大课间活动和课外兴趣活动内容,及时对新学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提高他们的技能,跟上班级大多数同学水平的目的。
  由于初中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身体素质的差异,使他们对运动技能的感知会不同,对技术层面的理解也不同。所以当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体育技能时,他们对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要求,有针对性的让每位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技术。下面,以中长跑为例来说明我们的做法。对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中长跑项目是“最恐怖”的内容。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学生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障碍;其二,小学阶段不是必测项目,小学体育教师几乎不把该项目列为教学内容,从不进行教学或练习。所以我们在第一次测试男生1000米和女生800米时,学生的反应几乎有如“世界末日”。为了使学生适应初中的体育学习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和测试,准确了解每位学生的耐力素质及情感体验等,并将基础数据写入其成长档案。其次,学生分层。我们以达标成绩为标准,将学生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及因严重肥胖或先天因素等而跑不动的共五个层次。再次,制定本学期各层次学生耐久跑的教学目标并告诉每位学生。第一学期以适应初中阶段学习、消除恐惧、培养兴趣为主,不应将目标定得过高,也不能进行强化训练等。最后,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求等。表四列举了教学要求和德育要求,表4。
  中长跑的教学对七年级的新生来说,以培养兴趣、消除恐惧为主,照顾学生的差异性,使每个学生都“吃得完”,也“吃得饱”。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上一层次流动,形成良性竞争,杜绝随意、懒惰等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发生。在随后的几个学期中,递进式的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达到提高运动成绩和自信心,锻炼意志品质,促进身心发展的目标。最终,在体育中考中,我校的学生在该项目测试中95%以上为优秀级,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评价分层
  由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分层次,必然导致教学结果的迥异,故对教学结果的评价也要分层进行,而且,评价重心要从终结性评价转向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这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的评价以原始的技术技能为基础,以客观、公正、科学的态度为基本,以鼓励表扬为主体,以初中三年的发展为主线,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学、有所得,从而使每位学生比原先都有所提高。为了更好地发挥分层互促的作用,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的评价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心理和行为。在学完了一个单元后,我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效果等五个方面给每组学生有一个小组的形成性评价,然后用“评语法”再给每人以“诊断性”的评价。也就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不同层次的目标和内容制定不同的评价方法,强调其发展中的进步(见表5)。
  对体育综合素质好、基础功扎实的学生,我们采用竞争性评价,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并让他们明白:先天性良好的体育素质是父母给的,如果再配合自己后天的勤奋努力,才能发挥自己的真正潜能。因此,我们坚持对他们高标准、严要求,杜绝高傲自满、狂妄自大。对特别优异的学生,我们以入选“体训队”为目标,激励其自觉刻苦的练习。
  对中间层级的学生,我们多用激励的评价方法,避免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例如:在B层次的王某某同学,兴趣不在篮球上,以为不用练就比C层次的好,课堂练习时不积极。我们对他说“你是让同组的学生瞧不起”,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立刻刻苦练习,在单元教学结束后,其运球能力已经达到了A层次同学的水平。这种实例让同学们都知道只要努力,就能更上一层楼。
  对“学困生”(中等偏下的学生),我们以鼓励表扬为主,通过体验成功,树立其自信心,指导克服各种心理障碍,消除其自卑心理。例如:在对运球单元的考查中,刘某某同学只会变向运球,动作也不熟练,我们给他评了良好级,同学们不以为然。我们就问“他最初是不是只会双手拍皮球啊,与现在的熟练运球比较,他的进步是不是非常非常的大?!”,同学们立刻给予热烈的掌声。再如:对七年级男生1000米的考查时,超级胖子高某某同学用了 分01秒跑完,按照达标标准只能是零分,而我们评了合格级。因为同学们说“他虽然是我们班跑得最慢的,但是每次长跑,流汗最多,能吃苦并坚持跑完”。经过三年的努力,该同学在体育中考时的耐久跑成绩达到了良好级。
  我们的分层评价,打破传统的“一刀切”的做法,改变了技能评价的标准,对各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与自己的记录竞争,与同层次的同学比较谁的进步最大,而不是与其他组的学生比较,否则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或处处失落的不良情感体验,雅法激发进一步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就构建了一个融洽和愉快的学习氛围,建立了平等和信任的师生关系,把体育课变成了学生锻炼身体、调整情绪、增强意志的学练过程。
  五、效果显著
  经过这几年的全面实践,我校的体育成绩每年上一个台阶。最近三年,我校在市体育综合考评中名列三甲;校体训队的成绩让人瞩目;每年的体育中考平均分进入全市初中前十名,为学校争得了雅数的奖杯和荣誉,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同行的肯定,尤其受到了同学们的拥护,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六、结语
  总之,学生的个体差异,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新课程标准的深入推广,促进了我们进行分层教学的决心和实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亦有许多困难(教师的工作量大,对教师的素质要求高等)。就目前我们实施的情况来看,总结几点建议与大家一起学习:
  1、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处理好个别与整体的关系。
  2、在全面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和“学情”的基础上,科学地设置各教学层次。
  3、分层教学的途径就是目标分层、内容分层、教学手段方法分层和评价分层。
  4、遵循发展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5、培养学生体育骨干,强调其在课堂教学中的领导和监督作用。加强课堂纪律。
   、将分层教学与大课间活动和课余体育兴趣活动相结合,强化分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新凡.“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模式研究[J].教学研究,2005(01).
  [2] 李洪勇,张根健,杜忠孝.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04).
  [3] 姜金贤.刍议“主体参与”的策略[J].中国教育现代化,2004(01).
  [4] 季浏.体育与健康(水平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
  [5] 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M].课程.教材.教法,2002(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罗斯福新政》一课教学设计
下一篇:试论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7-20 20: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43

帖子

516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65
发表于 2022-3-13 12: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作业答案在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77

帖子

551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16
发表于 2022-3-14 12: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电大开放大学题库答案怎么找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