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著名金融作家陈思进,年轻时离开中国到北美求知和打拼,从一个贫穷的留学生起步,一直做到华尔街金融核心机构副总裁,并且还成为了国内多家著名杂志的专栏作家,写出了《金融让谁富有》《闯荡北美》和《独闯华尔街》等大量畅销作品。
陈思进之所以有如此成就,与他独特的求知方式――“血拼式”求知――是密不可分的。“血拼”,就是shopping,意即拼命购物,表面看起来是亢奋的购物状态,实质上体现的是一种不肯轻易放弃机会的执著。那么,陈思进是如何“血拼”知识的呢?有两个事例非常典型。
当年,陈思进刚刚拿到电脑硕士学位,根本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可是,在美国找工作,很多公司对是否有经验非常重视。为了弥补不足,陈思进决定报名参加诺威克斯电脑技术培训学校举办的培训,因为他们除了讲授理论课之外,还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际操作项目。陈思进非常看重这一点,如果能够参与那些项目制作,就等于是在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然而,这所学校的课程收费昂贵,每门功课2000美元,差不多是陈思进一个学期的学费。一共5门课,要支付10000美元,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陈思进没有被吓退。他找到学校负责人进行协商,就像一个购物者找商场经理商量一样,提出打折方案:陈思进保证用半年时间学完两年的课程,同时做几个实战项目,而每门功课学校只收取1000美元。这个方案得到校方的认可。陈思进一下节省了5000美元,关键是半年后,他获得“两年实际工作经验”,为后来的求职奠定了必要基础。
接下来,陈思进一心想进入华尔街工作,可是华尔街有华尔街的规矩,高级职员必须会说华尔街英语,这种英语频繁使用华尔街流行的专用词汇。已经在美国生活多年的陈思进,日常生活用语虽然很棒,但是对所谓的华尔街英语则一窍不通,这成为他进入华尔街的巨大障碍。如果再找个专门的学校进行培训,那么,昂贵的学费会使陈思进一贫如洗,因为每小时的收费是150美元。怎么办?陈思进想起了一个古老的交易方式:物物交换,他想,既然买不起,或许可以尝试着去与别人进行交换。想到这个方法,陈思进很兴奋,便马上付诸实施。很快他在一家图书馆里碰到一个义工,是一位退休的老华尔街人,名叫蒂姆,他对学习中文很感兴趣。陈思进大喜过望,主动提出教蒂姆学习中文,而且分文不取,条件就是让蒂姆教他说华尔街职业英语。七十多岁的蒂姆与陈思进一见如故,非常喜欢眼前这个好学的年轻人,便爽快地答应了陈思进的条件。于是,这一中一西,一少一老的两个人成了好朋友,每天碰面四个小时,陈思进用两小时教授中文,蒂姆用两小时教授英语。在学习中,陈思进一点都不敢怠慢,用心地学习蒂姆所教的每一句话,他明白这样的学习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物物交换”式的学习整整坚持了九个月后,陈思进那一口流利的华尔街职业英语已经足以令他的老师蒂姆赞叹不已,而蒂姆到此仅仅学会了几句简单的中文会话。
“血拼式”求知,至少有两个结果:一是将知识的占有量最大化;二是将占有知识的成本最小化,而最大化和最小化的结果都一样,占便宜的永远是自己。陈思进的这种学习方式,还给人一个启示:不要认为学习是自己精力的付出,而应该看成是对知识这个“商品”的购入。对于年轻学子而言,这个认识角度的转换非常重要,有了这种转换,就会变被动学习知识为主动攫取知识。
(莲心摘自孙建勇的新浪博客 图/小黑孩)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浅析《智血》中精神创伤对黑兹尔悲剧性格形成的影响下一篇:探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仿真医疗情境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