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复制链接]
查看: 528|回复: 1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733
发表于 2020-7-21 13: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心理学会在199 年就提出了“全民健心”的概念,并指出青少年是关注的重点领域。中学生正处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期,他们在生理上已不断走向成熟:外形突变、身高体重突变、第二性征出现。生理上的这些突变相应地带来了他们心理上的变化:一是发现了“新的自我”,明显地感到我是大人了,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民主、平等要求;二是在人生的追求中强化了自主管理和个人实惠观念。生理心理特点的变化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及时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教育。正如古人所说:& uot;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uot;。因此,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应成为新时期学校德育教育的重点。本文试图通过对一名初中生存在的心理问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学及学校德育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益。
  一、资料
  性别:男,年龄:13岁
  二、具体表现
  1. 学习方面: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得过且过,上课不认真听讲,很少能独立地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较差。
  2.纪律方面:自我约束力较差,纪律观念淡薄,经常迟到、早退,并且迷恋网吧。
  3.交往方面:性格内向、孤僻,与同学不能和睦相处。
  4.家庭方面:父母忙于工作,雅暇顾及。
  三、心理分析
  1.该生是家中独生子女,父母疼爱有加,性格比较叛逆,冲动,不够成熟。但较善良,愿意帮助他人,能尊敬老师。
  2.该生成绩较差,有自卑心理,在班级活动中处于“配角”地位,情绪日益消沉。
  四、辅导策略
  1.调查研究,了解分析和研究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要教育和管理好学生,首先必须全面系统地了解和研究学生。要了解该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学习态度和家庭情况。寻找教育规律和该生思想变化的结合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工作。
  2.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双向联系,保持教育的同步性。
  学生因各种主、客因素的制约受家庭的影响最直接、最生动、最经常、最深刻。而家庭的文化环境、语言环境、生活习惯,以至父母的一言一行,都逐渐渗透到孩子的思想意识中,起到重要的教育作用。老师可以通过家访、电访、召开家长会等不同形式与家长取得联系,家访要形成长期化、制度化。同时针对家长过分溺爱孩子的特点,坚持正面教育,向家长宣传教育孩子的经验,态度要诚恳,有耐心,用热忱去感化家长,争取家长的配合,通过关心、引导、督促等逐步恢复学生的心理健康。
  3.以爱动其心。
  高尔基说过一名话:“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作为老师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替学生着想,同情学生的处境,多和学生接触,适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古人说:“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尊重学生的人格,加强情感联络,以心换心,用感情去医治学生长期造成的心灵创伤,增强其自尊和自信心。
  4.以严导其行。
  适时介绍一些有利于增强自信、培养身心健康的书籍供其阅读,交谈学习体会,坚持正面教育,增强纪律观念,让他从中辨别是非丑恶,渐渐把心“病”治好。
  5.适时调整教育方法。
  心理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树立循序渐进的目标,逐步引导、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要从思维、行为上入手,做细致的教育工作,抓反复,尤其要做好后期“护理”,把各种不良思维、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
   .利用集体的力量进行关心、扶助。
  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去温暖、改变其那不良的思维、行为。可通过主题班会、板报、演讲等形式,创造一切机会,锻炼学生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才能,使其从“配角”转变为“主角”。同时要求其它任课老师也做好同样的工作,不揭老底,培养和树立学生新的自尊、自立和自信心。
  五、教育效果
  通过近一年的教育,学生各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转变,上课认真听讲,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信心增强,能主动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有明显好转,能主动关心同学。对父母也较体贴,学习和生活开始趋向正常,对未来充满信心,心理障碍基本消除。
  六、引出的思考
  上面学生行为并非个别现象,在当今学生中有不同程度的存在。那么,如何尽量地避免此类心理问题的出现?我认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及学校德育教育中应做好以下工作:
  1.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
  思想品德教师首先可以在每学年初利用观察法、问卷法、单独询问法和心理测量法等方法对所任教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调查,建立好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档案,并根据调查的结果制定出本学年思想品德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开设心理咨询服务,如“悄悄话信箱”、“实话实说专栏”等,用科学的方法调节学生自我情绪,并积极配合班主任、其它课任教师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电教手段,通过视频、音像等直观现实生活中的正、反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案例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重视心理健康,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参与式”,“分组讨论”,等有效教学方法并结合教材内容在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真正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咨询师。
  2.家庭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普遍家庭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要摆脱这种怪圈,父母应该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沐浴在一派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从而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树立平等、守约、宽容、创新、共生的现代意识,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
  3.社会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促进作用。学校可以与社会教育力量,如:社区、派出所、村民委员会,与当地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联系,经常向他们汇报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共同研讨如何开展各项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实践活动提高校外教育的效果,培养健康的人格心理。
  健康的心理素质要靠教育、培养,要靠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要讲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每一个老师,家长都必须自觉地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积极通过多渠道、多途经地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温暖、宽松的成长环境。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疏导
下一篇:利用网络优势 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7-21 1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