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个性之花盛开在阅读教学中

[复制链接]
查看: 721|回复: 1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731
发表于 2020-7-22 20: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标准要求教师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珍视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不同认识和感受,把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引上正确的轨道,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氛围 自主 引导 拓展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尊重学生,使学生的个性在阅读中得以张扬。
  一、创设氛围,播下个性阅读的种苗
  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节好课的首要特征。这是我国传统阅读教学的宝贵经验。然而时下很多阅读课,尤其是高年级段的阅读课,讲述写作背景、剖析课文主要段落等已成为课堂重点,全情投入朗读的时间并不多。其实,教师在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创设阅读氛围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最初的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过渡到伴随积极思考的深入阅读,从而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生动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二、自主学习,使个性之花萌发嫩芽
  1.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新课改后的语文课堂,学生已成为课堂的主人,起主导作用的老师也更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与表达。因此我们常能听到这样的课堂用语:“读一读你最喜欢的段落。”“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这些课堂语言雅不体现了学生在阅读课中的自主性。有了选择的权利,学生的阅读欲望乃至求知欲望被点燃,使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热力四射,从而体验到自主阅读带来的快乐。
  学习《田园诗情》一课时,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学习,这样一来可以把长文化短,减缓中年级学生对长文学习的畏惧,令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二来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自主选择精彩章节,反复朗读,仔细品味,从而形成独到的见解,既使使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得到了发展,又提高了他们的阅读水平。
  2.自主选择交流方式。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产生的体验一如自己辛苦播种收获的果实,必然希望能将其展示出来,与他人分享。此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交流的方式,在与他人表述的过程中体验个性带来的成就感。课堂上,可以鼓励学生选择和老师或小组成员交流,课后可以找好伙伴交流,这种阅读的体验甚至可以延伸至回家和家长交流等等。
  教学《诺贝尔》一文时,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感受到诺贝尔为科学研究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执著精神,这时我就鼓励孩子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的方式除了课堂上与老师、同学探讨外,还可以将自己的感悟转换为文字,为诺贝尔写一篇自传。更有学生搜集了许多关于诺贝尔的故事,使课堂上的阅读拓展延伸至课外,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这样,以多种形式将学生个性阅读的体验呈现出来,使学生从阅读中得到收获,从阅读中获得乐趣,最终爱上阅读。
  三、正确主导,使个性之花茁壮成长
  1.正确引导,形成审美观。强调阅读自主性的同时,教师对于阅读活动的引导也应得到强化。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及生活阅历的局限性,在个性化阅读中,学生的理解难免会出现偏差。对于学生的这些体验,教师要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从中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理解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在个性阅读中的主导作用,及时给予学生引导、纠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学习《最后的姿势》一课时,学生虽然纷纷为谭千秋老师舍生忘死、拯救孩子的精神所打动,但是受现实生活和自身能力的影响,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不免会流露出对谭老师行为的不可思议和难以理解。此时教师就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去感受在生死关头,谭千秋老师最后的姿势所呈现出的,是他作为老师强烈的责任感和对学生炽热的爱。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真正地读懂课文,感受人物光辉的形象,高尚的品格。
  2.大胆质疑,彰显个性。古人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经过个性化的阅读后,提出的问往往极有价值,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所以,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时刻注意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学生在读中生疑,在读中释疑,学生既从阅读中获得成就感,又达到加快学生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目的。
  四、内外结合,使个性之花常开不败
  个性化的阅读不应只着眼于对课本的精讲精读,而应跳出课本、超越课本,使学生的阅读热情越来越浓厚,令阅读活动如涌动生命的河流,充满生机。因此,教师应巧动心思,将精讲与博览相结合,把学生的阅读视野由课内引向课外,从而换个角度来把握课文,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地阅读文本,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时,若仅仅从课文出发,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宋庆龄身上如樟树一般的高贵品格,因此我鼓励学生通过书籍或在网络上查找宋庆龄的故事进行阅读,使他们对宋庆龄这个人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学习课文时学生就能将樟树和宋庆龄这二者联系起来,从而感受到宋庆龄的高贵人格。这样学生既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含义,又令他们对宋庆龄这样的爱国人士产生了敬佩之情,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个性化阅读应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彰显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主导性,课内和课外阅读结合,相信个性化阅读之花会越开越美丽!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关注音乐课堂的预设生成\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7-22 20: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