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项目化管理方法加强手术病人管理的体会

[复制链接]
查看: 1216|回复: 3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660
发表于 2020-7-23 16: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全文通过对我院实施手术病人项目化管理的方法、步骤的介绍,旨在探讨对加强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所起到的作用。初步结果显示实施手术病人项目化管理,可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医疗核心制度执行力,从而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
   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败,是提高手术科室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1〕。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涉及到多个医疗环节,参与的医务人员有多个,有病区医师、护士、麻醉师等,如何加强对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雅缝隙管理,我院于2010年开始在全院手术科室实行手术病人项目化管理,现将我们的做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1 手术病人项目化管理的内容
   根据围手术期质量中需重点关注的问确定了我院手术病人项目化管理的内容,分术前、术中、术后管理三个部分。
  1.1 术前管理
  1.1.1 术前对临床医师管理的重点内容为术前检查的完善、术前小结、术前评估、术前谈话、术前讨论、手术医师权限及手术部位标识等。择期手术需完成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要的检查项目(急诊手术病人术后完善相关检查);四、三级手术,特殊类别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进行术前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科内医师、护理人员、麻醉师及相关人员参与,主持人总结,对高危、重大手术有分管医疗质量的医务处长参与讨论;管床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并报上级医师审批同意;认真填写患者病情评估表,完成对病人的病情评估和术前评估;由手术主刀医师(特殊情况下由一助)与患者或家属充分沟通,签署手术同意书、植入性材料使用同意书、术中快速病理切片同意书等知情同意书;手术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根据医师手术权限安排手术,科主任、手术室严格把关;手术医师术前应根据手术切口做好手术部位的标识。
  1.1.2 术前对麻醉医师管理的重点内容为术前访视制度、麻醉小结等。全麻或腰麻、硬膜外麻醉者术前一天,麻醉师必须查看病人及病历资料,对患者拟施麻醉进行风险评估,决定麻醉方式,与病人或家属进行麻醉前沟通谈话,签署麻醉同意书。麻醉医师应于麻醉前核对麻醉药品、抢救药品的药名、剂量、用法等,检查呼吸机、麻醉包等麻醉用具和急救设备性能是否完好。
  1.1.3 术前对护理人员管理重点内容为术前准备及宣教工作。手术前病区护理人员做好各项常规准备工作(皮肤、血交叉、药敏试验、胃肠道、手术前晚、手术日晨的准备);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病人的身体、心理、社会等情况,医患充分沟通后,按病人的个体差异进行术前宣教;手术室护理人员执行病人术前访视制度。
  1.2 手术当日管理
  1.2.1 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其它当日参加手术的相关人员应及时进入手术室(台上与巡回护士应提前进入手术室作相关准备),由手术者讲述重要步骤、可能意外的对策,严格按照术前讨论制定的手术方案和手术安全核对的要求执行,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三方,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病人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麻醉及手术风险、手术使用物品清点等内容进行核对的记录,输血的病人还应对血型、用血量进行核对。应有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三方核对、确认并签字。全麻状态手术须有参加手术医师在场方可实施麻醉。
  1.2.2 手术过程中术者及麻醉医师对病人负有完全责任,助手须按照术者要求协助手术。手术中发现疑难问题,必要时须请示上级医师。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应始终监护病人,不得擅自离岗。手术中如确需更改原定手术方案或决定切除术前未确定的脏器、使用贵重耗材等情况时,要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必要时向医务处或总值班报告;并须再次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后实施。核查术中植入的假体材料、器材标示上的信息及有效期,条形码应贴在麻醉记录单的背面。
  1.3 术后管理 手术结束后,术者对病人术后需要特殊观察的项目及处置(如各种引流管和填塞物的处理等)要有明确的书面交接记录。手术结束病人情况平稳后方能将病人送回病房;凡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应送入麻醉复苏室留观处理,待达到恢复标准后送由麻醉者亲自护送至病房。到病房后应向主管手术医师(或值班医师)和值班护士交接病情,做好镇痛泵交接工作,并在术后记录单上签字。
  2 手术病人项目化管理程序
   手术病人项目化管理的程序由“手术病人项目化管理评价表”这根主线贯穿起来,表中内容分一般资料、术前交接、手术情况、术后交接四个部分,在病人交接过程中确保病人交接到位、情况交接到位、表格交接到位,具体流程如下:
  2.1 手术病人所在病区责任护士在护送病人至手术室前应检查病人以下情况是否符合要求:有腕带、手术标识;病历、术中带药、药敏试验齐全;患者着手术衣裤,禁食。病史中手术同意书(包括植入性材料使用同意书、术中快速病理切片同意书等知情同意书)、术前小结及上级医师审批意见、术前病情评估表等相关文书记录齐全,填写好表格中一般资料和术前交接项目,并注明交接时间,签名后将表格随同病人一起送至手术室,不符合者不得送入手术室。
  2.2 手术室护士接受病人时应按交接内容逐项核对并签名,对不符合要求的病人不得接进手术间。
  2.3 接受病人后由手术室巡回护士在手术规定时段内填写好手术情况栏目,包括各级手术手师、麻醉师到达时间、麻醉方式及开始时间、手术开始及结束时间、手术安全核对、是否全麻复苏、患者出手术室时间等,并签名。
  2.4 在病人送回病区时将表格随同送达病区,并完成术后交接部分,包括交接时间,患者补液、导管、引流管、皮肤等情况,由手术室护士及病区护士签名完成交接。
  2.5 “手术病人项目化管理评价表”每周由病区护士长收集后交医务处。医务处每月对各外科病区手术病人项目化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
  3 小结
   此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将需要重点关注的手术病人作为一个项目来管理,将手术病人从术前、术中、术后诸多环节用“手术病人项目化管理评价表”这根主线贯穿起来,达到保障手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目标。
  3.1 实施项目化管理,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团队精神。“手术病人项目化管理评价表”中对围手术期中医师、护士、麻醉师应该完成的工作都作了明确的要求,参与术前、术中、术后治疗的医务人员自觉各尽其责,互相监督、提醒,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病人的安全。
  3.2 实施项目化管理,明确员工的职责,提升对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力〔2〕。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是确保医疗质量的关健⑶。针对围手术期医疗核心制度加强了环节管理,在手术病人项目化管理过程中,让医务人员对手术病人的每个阶段应该完成的工作都十分清楚,知道了各项医疗核心制度的要求和明晰自已应履行的相关职责,有效地提升核心制度的执行力。我院实行手术病人项目化管理以来,术前讨论制度、手术安全评估、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部位标识等执行情况较前均有明显好转。
  
  参考文献
  [1]张道全,侯文峰,黄洪清.从医疗管理角度加强围手术期监控的体会[J].成都军区医院学报,2003,5(2):42-43.
  [2]黄俭,符力,雷海燕,等.全程项目化管理在提升核心医疗制度执行力中的作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 (24):3019-3083
  [3]吴晓安,鲁云敏,刘爱华.围手术期管理对医疗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2,9(3):233-2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试论政府在医疗服务市场中的作用
下一篇:23例膀胱癌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7-23 16: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7-23 16: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94

帖子

52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44
发表于 2022-3-12 19: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6666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