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变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复制链接]
查看: 655|回复: 1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820
发表于 2020-7-24 0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 对教材中有些不明确的教学内容和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不但不能回避,还不能拘囿于教材而就教材讲教材。相反,要大胆地进行探索,要创造性地去使用教材,巧妙地加以变通。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站在比教材更高的角度去审视教材,真正成为教材和学生间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 审视教材 创造性使用 大胆探索
  我在备课时,遇到这样一道习――苏教版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5页的第5题:
  找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8和2 5和9 5和1 8和5
  5和10 4和8 9和10 1和5
  你发现了什么?和大家交流。
  从习题的本身来看,学生通过对左边的4道题进行比较和交流,很容易发现:如果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中较大的那个数。而右边的4道题,学生只能通过计算才能发现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都是它们的积,很难进行抽象概括发现其中的规律。因为苏教版教材中没有互质数概念的学习,即使安排这个概念的学习,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应该安排在学习公因数之后。也就是说,学生在做这道习题时,还没有互质数知识为基础。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积,学生也难以接受,因为公因数的知识在下一个课时才学习。这可真让我左右为难。
  让我们来看看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该册教材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51页):“第5题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左边4道题,分析每组中两个数的关系,说说这几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再让学生找出每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并通过比较和交流,发现:有些情况下,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中较大的那个数。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右边的4道题,并通过比较和交流,发现:有些情况下,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积。”由此看来,编者只要求学生认识到这两种隋况,并不要求抽象出其中规律。并且((教师教学用书》第 9页再次强调:“教学时,不必对题中的规律再进一步抽象。”
  但是,《教师教学用书》第54页又说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然教材在编排上有这样的安排,却又不要求进行规律的抽象,怎么能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可见编者意图出现了自相矛盾。随后的第 题就是对抽象出的规律的应用,题目如下:
  写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2和10 5和8 3和  
  1和3 8和9 10和4
  《教师教学用书》第 9页对这一题的设计意图是:“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经验尽可能直接写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学生的学习现在处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第二课时,仅仅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和有限的练习,还不具备“已有的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经验”,如果不抽象规律,学生很难直接写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特别是前面提到的两个“有些情况下”,反而让学生更糊涂,甚至会出现应该能避免的错误。
  面对教材呈现的习题,面对编者的意图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我该怎么办?在教学时还要不要观察?要不要交流?要不要抽象规律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才是作为教师必须做到的。鉴于此,我在教学中不仅安排学生对第5题进行了观察,还安排学生进行了充分交流。在交流中,学生对于左边的4道题自主抽象出了规律,并且还能将之熟练地应用于随后的第 题训练中。
  由于学生受到已有知识不足的限制,雅论怎么观察右边的4道题,都雅法找出几组数的共同特点,更谈不上抽象出规律了。我是这样处理的――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不断地观察和举例,从而抽象出学生能够接受的几个小规律,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积有以下几种情况:①两个数是不同的素数;②两个数是连续自然数;③2和一个奇数组成的两个数;④两个数中有一个数是1。对于其他特点不明的互质数,我就不再引导学生观察和交流了。通过这样的处理,大多数学生在练习第 题时就轻松多了(类似的教科书第29页的第 题,我也是这样处理的)。
  我在学生学过“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后,带着学生回过头再次研究这一题,他们很快发现: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积,从而将上述规律进行了完善,进一步优化了学生寻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途径,丰富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通过上述的变通,不仅完成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这一教学目标,还提高了学生做题的正确率和速度。在教学中,我经常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地对教学内容加以变通,都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今新课程理念已经全面深入到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难以把握的教学内容。面对教材中有些不明确的教学内容和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我们不但不能回避,还不能拘囿于教材而就教材讲教材。相反,我们要大胆地进行探索,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巧妙地加以变通(在每一年的新课程培训中,各级专家都这样告诫我们)。要想真正成为教材和学生间沟通的桥梁,我们要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站在比教材更高的角度去审视教材,去揣摩编者的意图,去把握引导的尺度,去变通我们教学的方法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表述方式。通过教学,既要让学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不能把学生引向“歧途”。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专家,包括教材的编写者能确认新课标教材是完美的。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时不必为新教材遮遮掩掩,干脆走到台前,该取的取,该舍的舍,需要改的就改,必须变的则变,只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只要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帮助。不要让学生每样知识只取一点,而尝不到个中滋味,能收则收,该放就放,做到张弛有度,让我们教师有条不紊地去教,让学生畅快淋漓地去学。只有这样,教师引导才有张力,学生探究才有深度。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实现小学数学高校教学之策略
下一篇:浅议小学创新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7-24 08: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