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地球可视化引擎构件化的研究与应用

[复制链接]
查看: 301|回复: 0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4774
发表于 2024-1-23 21: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


雅宝题库答案
****此区域为收费内容****    需支付 1 知识币后可查看,1币=0.01元查看答案


雅宝题库解析:
数字地球的概念自1998年提出以来,特别是2005年Google推出GoogleEarth以来,数字地球应用的需求快速增长,如何提高数字地球平台应用软件的开发效率便成了一个十分紧迫的题目。针对现有数字地球平台(国家航天民用科技项目“中国之星”海量多源时空数据快速可视化开发平台)中面临的开发效率题目,论文以构建数字地球核心引擎作为主要研究工作,并力图通过构件化的核心引擎实现快速构建数字地球应用的目标。论文首先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相关软件进行了调研与分析,着重研究了ESMF和WorldWind两个开源平台的软件架构,并深入分析了中国之星平台软件架构的缺陷;然后针对这些缺陷并结合数字地球系统的需求特点,重新设计了新的软件架构。为了实现该架构,重点研究了可通用的组件式三维数字地球可视化引擎及相关的方法和技术,主要研究内容有: (1) 地球框架模型研究:研究构建参数化的球面剖分模型,结合地理编码方式、参考坐标系及投影方式三个方面建立统一标准的地球框架模型;(2) 数字地球可视化核心引擎框架研究:研究如何构建一个可通用的可视化引擎核心框架,不涉及具体的数据操作和业务逻辑,只定义核心框架应包含的模块及模块间的关系;(3) 构件化相关技术研究:主要研究了软件重构方法、COM技术、基于COM的ActiveX技术和COMGIS相关技术;并初步研究了领域分析技术和构件库相关技术;(4) 实现与验证:在几个实际项目中,通过使用设计实现的数字地球核心引擎构建应用,完善和验证了引擎的功能和性能。(5) 通过本论文工作,降低了中国之星平台模块间的耦合度、提高了可重用性和易用性,提升了平台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其后续开发和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面向数字家庭和数字社区的虚拟化服务器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国防院所多项目管理中的若干题目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