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发展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结构研究

[复制链接]
查看: 177|回复: 0

2万

主题

3万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2345
发表于 2024-2-20 08: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


雅宝题库答案
****此区域为收费内容****    需支付 1 知识币后可查看,1币=0.01元查看答案


雅宝题库解析:
    职业价值观结构是价值观研究的重要领域,是个体择业取向的深层认知结构和作用机制,因而对其的理论探索是有效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关键,尤其有助于我们深入剖析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中表现出的诸多不良心态,解决好大学生心理发展和长大水平滞后等突出题目。为此,本论文在系统归纳、分析国内外职业价值观结构研究和主流观点基础上,以大学生择业取向的认知结构、形成因素和机制为主要研究内容,寻求调节职业价值观可控因素的方法,推动青年个体心理的良性发展。    为应对职业价值观结构研究的整合诉求,本研究借鉴国外早期研究范式保持理论延续性的思路,从大学生择业过程出发,剖析了职业价值观结构的核心要素,并确立为目的、手段、规则三个层面。通过专家咨询、学生访谈和实证分析,修订、验证了物质福利保障因素的基础地位、目的层面的主导作用和规则层面的调节效力,并由中介变量检测印证了前两者作为人们最核心、最强烈的心理层面关系,在择业过程中具有关键影响力。    同时,大学生择业取向的个体差异分析表明,性别与生源地,在目的层的个人发展因素、软资源中的管理方式、单位声望、单位发展因素和规则层面的自释准则中存在交互作用;长大环境、性别显著影响物质福利保障诉求,且后者会对目的层的社会促进因素和软资源中的组织风气影响显著;独生子女更渴望地位追求,而长大于严厉家庭的孩子有较强的个人发展和社会促进倾向,欲选择领导和蔼、亲切的单位;此外,工科的学习内容与做事方式,造就了其强烈的社会促进诉求和对未来工作单位较高的声望与发展前景期待,且较理科生有更辩证的择业视角。    本文最终整合以往研究成果,构建、验证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层次结构模型,并对照引发择业取向个体差异的各种社会舆论、家庭教养、学校专业教育等影响,提出了促进大学生认清自身需要,确立明确、积极职业态度和辩证择业视角的指导建议。





上一篇:基于分形理论的企业应急生产管理研究
下一篇: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属地化服务政策研究——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