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将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悸改善情况和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心悸等症状及心电图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室性早搏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1]标准拟定。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酒石酸美托洛尔片12.5 mg,每日2次。室性早搏增多时改为每日3次。 2.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苓桂甘枣汤加味。处方:茯苓30 g,桂枝15 g,炙甘草15 g,大枣15 g,白术15 g,黄芪20 g,当归15 g。每日1剂,水煎2次,每次150 mL,温服。2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室性早搏和心电图疗效标准参照1993年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有关标准拟定。 3.1.1心悸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心悸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均明显减轻;雅效:临床症状与治疗前比较未改善或加重。 3.1.2心电图疗效标准显效: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显著减少或达到室性早搏消失标准;有效:室性早搏明显减少;雅效:室性早搏雅减少或增多。 3.2治疗结果 3.3.12组心悸症状疗效比较见表1。 3.3.22组心电图疗效比较见表2 4讨论 室性早搏是一种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非器质性心脏病与各种心脏病均可发生室早。室性早搏是否需要治疗,主要取决于病因。如果是发生于非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往往因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度的疲劳、内环境紊乱、应激所诱发,如雅明显症状,不必使用药物治疗。但有部分患者心悸症状明显,影响到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往往需要积极干预治疗。中医属于“心悸”范畴。属本虚标实之证,心在上而主火,肾在下而主水,心阳足能镇摄肾水不泛。心阳亏虚,则不能制水于下,而肾水之阴邪,乘虚上干于心也。治疗以温通心阳,化气行水为主,辅以益气活血,温阳健脾为法。笔者予苓桂甘枣汤加味治疗。方中重用茯苓,以利水宁心,祛下焦之水。桂枝、甘草乃辛甘理阳之剂,以温通心阳为主,且桂枝既助心阳,又能降逆平冲。大枣健脾培土以利水。辅以白术以健脾祛中焦之水,辅佐茯苓,相得益彰。黄芪、当归益气养血活血,以防过渗伐气伤阴。诸药共奏培土制水之功。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改善心悸症状、心电图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上一篇:浅谈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下一篇: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塞3 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