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小儿疱疹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疱疹性咽炎的23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123例患儿给予重组人干扰素1 μg/(kg•次),1次/d,肌内注射,连续3 d;对照组101例患儿给予病毒唑10 mg/(kg•d)静脉滴注,1次/d,连续3 d。观察治疗前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38%)、热程(3.14±2.3)d,咽部充血及疱疹平均消退时间(4. 4±2.3)d,住院期( .44±2.1)d;对照组总有效率(80.31%)、热程(4.32±2. )d,咽部充血及疱疹平均消退时间( .84±2.3)d,住院期(9.3±1.1)d。治疗组在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期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15岁者;伴有原发性心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和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者;对治疗药物过敏者。 1.5 治疗方法 两组常规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123例患儿给予重组人干扰素1 μg/(kg•次),1次/d,肌内注射,连续3 d;对照组101例患儿给予病毒唑10 mg/(kg•d)静脉滴注,1次/d,连续3 d。 1. 观察指标 所有患儿均详细记录病史、用药前后给予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心电图、胸X,ray检查及C,反应蛋白,观察治疗前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记录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 1.1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用药后1~2 d,体温恢复正常,咽部疱疹缩小,患儿精神食欲好转;有效:用药3~4 d体温降至正常,咽部疱疹缩小、甚至消失;雅效:用药≥4 d后仍有发热,疱疹未消退,甚至有溃疡形成。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上一篇:肾病合并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分析下一篇:胃管注入法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