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形考任务三(25分,系统自动评分)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判断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
1.政治制度是基于一定规则和程序的、规范个人和团体行为的较为固定的安排。它体现为各种明确地带有强制性的规则和决策程序,具有正式的和合法的特点,通常被视为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规制理论兴起,这一理论流派主张通过跨国性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原则、规范、标准、政策、协议、程序等机制来约束国家行为,从而实现国际安全,成为自由主义国际安全观的当代主流。
3.一般而言,霸权国家往往支持自由贸易,而其权力优势也使其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从而确保自己及其同盟国家和多数国家从自由贸易中获益,并构建国际安全的基本框架。
4.政治认知是整个认知心理过程的基础,对政治心理的发展和政治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5.由于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政治参与在作为一种政治权利行为的同时,也是一种政治义务行为。
6.至宋朝,由于朝贡交往的频繁,朝廷设立了专门管理朝贡贸易的机构——鸿胪寺。
7.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政治发展理论家提出,强有力的政府的存在对于实现政治稳定是非常必要的。
8.征服、政变是失去政治安全的表现,而战争则是军事安全处于危机的最高形式。
9.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也是国际安全的核心内容。
10.在雅尔塔体系中,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一致同意成为该体系的主要维护者。
11.政治文化类型研究的主要成果来自阿尔蒙德和维巴。
12.选举是现代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直接民主政治体制下的人民主权原则找到了承载平台,也让国家权力行使者获得了民意和合法性的基础。
13.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国家安全是国际安全的基础。
14.跨国性比较研究和现代化研究显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制度安排方面,而且体现在政治文化方面;民主政治制度的良好运转,需要以民主的政治文化为条件。
15.最初的国际安全研究以政治议题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非政治要素的安全问题。
16.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投票主要运用于市县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直接选举,以及市县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间接选举。
17.投票体现了公民对竞争性的候选人或政策方案的“裁判者”的地位。
18.信息技术革命大大降低了信息交流成本,公众知情权与参与权的扩大带来了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的透明化,一些原本缺乏话语权的中小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政治中的话语权有所扩大。
19.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张,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
20.政治组织机构和政治人物经常更换是政治不稳定的证据。
21.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政治组织(如工会、职业协会、社团、政党、国家机关等),也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22.政治参与与政治合作、政治一致相同。
2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克服逆全球化,走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之路的必然选择。
24.非制度化参与的频繁发生意味着政治稳定和政治制度化建设面临挑战。
25.国际组织是全球治理制度体系中最重要的治理主体。
26.20世纪末,随着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霸权稳定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认为,霸权国家作为国际体系中最强大的国家,有动机维护现存的霸权体系,从而实现相对的和平与安全。
27.政治表达的基础是民主政治体制下人们的言论自由。
28.广义的选举制度是指选民依据选举法的规定选举代议机关代表的制度。
29.政治稳定内涵极为丰富,表示的是政治系统在运行中所呈现的秩序性和持续性。
30.政治学家侧重于研究人们的政治心态,即人们对国开答案请进: 或请联系 :
政治的心理取向,以解释政治生活中的种种现象。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按比例得分)
31.( )往往是国际安全的主要动荡来源。
A.恐怖主义组织
B.极端民族主义组织
C.跨国贩毒和人口走私组织
D.煽动暴力和反人类思想的邪教组织
32.自上而下的监督我们称之为政治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包括( )。
A.司法监督
B.行政监督
C.立法监督
D.政党监督
33.现代化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的原因有( )。
A.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
B.政府的执行危机
C.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
D.利益冲突加剧
34.政治参与实际上乃是公民行使以( )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过程。
A.咨询权
B.知情权
C.罢免权
D.普选权
35.先发国家的政治发展大体上经历了( )阶段。
A.国家建设
B.民主化
C.福利化
D.民族化
36.( )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A.布坎南
B.哈耶克
C.罗尔斯
D.亨廷顿
37.( )是使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A.选举
B.监督
C.集会
D.游行
38.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 )关系。
A.义务
B.责任
C.权力
D.权利
39.在成年阶段,政治社会化主要通过( )来实现。
A.日常社会生活
B.大众传媒
C.政治实践
D.政治活动
40.就表现形式而言,政治心理是一种直观的、自发的心理反应和感性认识,通常表现为( )。
A.政治动机
B.政治情感
C.政治态度
D.政治认知
41.( )采用多数代表制计算选票方法。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意大利
42.( )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A.发展经济
B.共同富裕
C.政治发展
D.政治制度化
43.在现代政治生活中,( )已经成为维护人民主权原则、合理分配和组织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
A.弹劾制度
B.罢免制度
C.选举制度
D.质询制度
44.在我国,个别接触的形式很多,如( ),其中一种制度化的做法就是信访。
A.政府热线
B.政府协商对话
C.政策听证会
D.政务微博
45.社会监督主要包括( ),它直接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
A.公民监督
B.社会团体监督
C.舆论监督
D.政党监督
46.舆论监督以其( )而对政治权力主体具有强大的威慑力,曾经被马克思形象地称为“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
A.评价性
B.广泛性
C.及时性
D.公开性
47.顺从型政治文化往往与( )相伴随。
A.现代民主政治体系
B.独裁统治
C.宗教巫师
D.部落酋长
48.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 )。
A.平等性原则
B.普遍性原则
C.秘密投票原则
D.自由投票原则
49.政治理想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活动中重要的精神依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 )。
A.政治动机
B.政治情感
C.政治态度
D.政治行为
50.渐进妥协式的发展模式,以( )为典型。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奥鹏国开作业答案请进 或添加 :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上一篇:奥鹏_国开(福建开放大学)24春《政治学原理》形考作业1【标准答案】下一篇:奥鹏_国开(福建开放大学)24春《政治学原理》形考作业3【标准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