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针对性强的财务管理制度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了当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重点疫情监测、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等项工作,与事业单位、医疗单位的业务均不相同,由于受到人员编制、卫生防疫站变更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范围增大的影响,财务人员对单位业务的变化缺少培训,客观上对业务缺乏深入的了解,虽然制定了医疗机构会计制度,但疾病预防又有与医疗机构有不一致的地方,对这个行业未制定单独的适应疾病预防控制的财务管理制度。
(二)缺乏足够内控意识 因为疾病预防控制是个特殊的卫生医疗机构,承担着疾病预防、公共场所监测等多项公共卫生活动,建立适合自身内控体系难度非常大,实施起来进展缓慢。分析原因,一方面单位缺乏对疾病预防控制内部控制知识的基本了解,没出问题就以为制度是完整的;一方面单位对内控存在误解,往往注重内容或形式,忽视控制过程中书面记录和重要性,认为只要实施了控制活动就可以了,而不太关注控制过程中是否留有证据。
(三)缺乏资产管理和控制制度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常物资管理主要是以疫苗、试剂为主,财务部门通常起到“核算”、“付款”作用,会计人员只是将其登记到账簿上,对后期是否发生坏账、损坏等了解很少,对业务来龙去脉,对单位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均不了解,虽然大部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行财政统管和政府采购制度后,购置得到有效控制,但对这些物资的使用过程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另外管账不管物、管物不管账的现象严重。如疫苗的保存是否符合条件,是否造成疫苗的报废及过期,使用的不同疫苗生产批号是否记录在案。如收到上级部门调拨的固定资产后,是否及时入账,是否根据固定资产的特性建立相关的使用制度,是否定期盘点,是否调拨手续齐全等。
(四)费用支出缺乏控制 目前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经费来源一部分是靠上级财政补助,一部分是靠国际合作项目,还有部分靠单位开展预防接种疫苗、中小学学校卫生体检、公共场所监测等业务收入来解决。因为没有专项的资金管控制度以及使用标准,单位对经费的支出(如招待费、办公费、车辆费等)均采用实报实销制,只要单位领导签字同意,会计人员就予以报销,造成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经费支出在专项资金中开支,被挤占、挪用现象也普遍,资金管理存在较大的风险。
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部控制建议
(一)完善货币资金控制 建立货币资金业务岗位责任制,尽管人员少,但在货币资金使用方便必须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在资金的使用情况上,笔者通过一些典型案例,促进了资金审批及授权制度的建立,基本上确定了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审批人的权限等;为保证资金的安全和高效,建立现金盘点制度,此举间接促进了资金使用业务的快速处理。
(二)细化支出与采购控制 县级预防控制中心由于其业务的特殊性,导致采购频繁,既有大额的固定资产采购,又有经常性的疫苗等药品采购,所以亟需建立较为完整的采购体系。完善从头到尾的审批制度,针对发生量较大的几项具体的业务,根据业务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流程梳理,确认每个环节权责,完全体现不相容职务分离,以及建立特殊情况下审批事项等。以疫苗采购为例,专业人员在技术层面进行采购审核制度,以确保试剂、疫苗的质量、数量是否单位业务需求相适应,商务人员负责签定采购合同,专业人员和库管、财务共同对采购项目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等相关内容进行验收,付款则由商务人员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审批。并规定了每个环节出现特殊情况的处理原则,经过试行取得较好效果。
(三)重点固定资产控制 县级预防控制中心的重点固定资产都较为特殊,专业设备大部分是靠上级调拨,少数分专业设备进行自行采购,如对收到上级补助的西部大开发实验室设备时由负责实验室业务主管、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对实验室设备的数量、规格、质量、技术要求进行验收,验收完成后交由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资产管理部门不定期的检查实验室设备质量和管理现状并进行分析,是否有人为操作错误造成设备损坏及资产闲置现象。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多数设备都是实验室设备,分布在实验室,如低温冰箱是否更换了使用人员,是否进行维护,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因此在以下方面加强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首先因为使用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在管理上配备懂业务的专职人员,并希望掌握数量的计算机功能;其次在使用上按照采购控制体系进行管理,尤其是采购、移交、报废等环节以跨部门小组的形式进行,确定固定资产处置的范围、标准、程序和审批权限;再次在账务记录上,管理人员制作固定资产明细表,财务人员不定期盘点,做账卡物相符,对疾病监测实验室的固定资产结构、质量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确保实验室设备正常运转,让报表数据为最真实的信息;还有。
(四)强化全员内控意识 通过类似单位的案例教育,以及挖掘内部的风险管控漏洞,以此增强单位员工内部控制风险意识。如云南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对在国家检查中出现资金违规、资金管理不善现象时,对所有项目单位领导、业务、财务进行培训,要求全员参与到项目活动中,加强沟通,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并要求落实改进情况。在此基础上逐步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入目标责任考核,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特别是浪费、损失、非授权使用或滥用职权进行评价找出失控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补救措施;加强会计监督,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增强财务人员责任感和工作态度,为财务人员提供后续培训机会,以适应现代管理要求 。
(编辑 杜 昌)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公共关系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下一篇:我的糖尿病治愈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