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导入法

[复制链接]
查看: 625|回复: 2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733
发表于 2020-7-26 20: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而探究式学习总是围绕具体的问展开,本文主要从创设问题情境的必要性、方法和注意问题等方面对其进行初探。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导入法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要求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探究式学习”总是围绕具体的问题展开的,这就是所谓的问题情境式教学。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树较强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索、积极探究,逐步形成独立的创新思维能力,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谈谈个人认识与做法。
  1.问题情境在探究式学习中的必要性
  学生的主动探究欲望应来自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而思维又起源于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前提条件,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很难独立的从生活、自然想象中发现问题,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营造积极地问题情境,让学生直面新、奇、趣,感受矛盾,大胆质疑,提出问题。每一个有价值的问题,都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因此,如何预设情景和创设问题,对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有效探究性学习十分重要。
  2.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2.1 利用生活经验、社会实践创设问题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当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经验、社会环境或自然情境相结合时,所学的知识才容易发生迁移;只有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并应用于真实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2.2 通过学生实验展现化学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的化学实验在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的同时,更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进行“次氯酸漂白性”的教学时,先演示氯气分别和干燥的有色布条、潮湿的有色布条作用的实验,然后引出问题:“为什么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而能使潮湿的有色布条褪色?”这样,通过实验设置问题,能自然激起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2.3 通过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在进行有关“分子运动论”的教学时,教师举例提出问题“将一勺白糖放到水中,搅拌后为什么看不见了?”“我们为什么在离花很远的地方就能够闻到花香?”这虽然是学生们熟知的事实,但学生在学习这一课题知识之前却难以做出正确的解释,于是很容易产生为了解答问题的内在需要,进入问题情境。
  2.4 由旧知识的拓展引出新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新、旧知识的矛盾,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矛盾,直觉、常识与客观事实的矛盾等,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愿望,形成积极的认知氛围和情感氛围,因而都是用于设置教学情境的好素材。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积极地进行思维、探究、讨论,不但可以使他们达到新的认知水平,而且可以促进他们在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如在讲解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反应时,先引导学生回忆燃烧的概念(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然后提出“燃烧一定有氧气参加吗?”这种情境下,学生可能得出“燃烧一定有氧气参加”的错误结论,但在观察了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实验后,学生自然会得出正确的认识,并且这种认识会终生难忘。由此看来,由旧知识的拓展引出新问题而创设的情境,对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2.5 提出知识实际应用的相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进行“乙醛的还原性”的教学时,教师讲述:“在遥远的古代,如果能拥有一面铜镜,就足以让人羡慕,可今天人们常用的平面镜要比铜镜好的多。你知道平面镜上的银是怎样镀上去的吗?学完这节课,也许你自己就能亲手制做。下面让我们来观察一个能在玻璃表面镀上一层银的实验。”这种由知识的实际应用创设的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  利用提出假说、验证假说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例如:乙醇分子结构的教学,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比较乙醇与乙烷分子组成的不同,让学生联系学过的乙烷的分子结构,推断乙醇可能具有的结构式,学生经过思考可写出下面的2个式子:
  乙醇的分子结构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二者有什么区别?怎样用实验方法来证明?这时学生的思维便处于“问题情境”中,在这种内在动力的驱动下,就会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经过探索,最终获得正确的结论。
  3.问题情境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3.1 问题情境的设计应多从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经历中寻找问题,问题的难度要恰当,太简单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太难会挫败学生探究的信心,两者都是雅效教学设计。
  3.2 问题情境要设计好合适的“路径”和“台阶”,便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由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总是受到个人能力以及情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师提供的情境,一定要精心地选择和设计,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之能适合于学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3 问题情境的创设应注意持续发展性。问题情境应该具有促进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有利于激发和增加学生潜能的功能。问题情境的设计不仅要针对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更重要的是,还要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便于提出当前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又蕴涵着与当前问题有关、能引发进一步学习的问题,形成新的情境;利于学生自己去回味、思考、发散,积极主动地继续学习。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地分析研究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因人、因课、因内容而异努力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新课标理念得以有效地落实。
  
  收稿日期:2011-12-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探讨几种外语教学方法的对比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7-26 20: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85

帖子

552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28
发表于 2022-3-13 22: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2333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