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发病症状
该病从苗期到生育后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植株茎基部和薯块。当幼苗生长到15~20cm开始出现症状,表现植株矮小,叶色褪绿黄化,节间短缩或叶片上卷,茎基以上部位组织发黑腐烂,最终萎蔫而死。由于植株茎基部和地下部受害,影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和传导,造成不能结薯或结薯后停止生长并发生腐烂,且根系不发达,易从土中拔出。茎部发黑后,横切茎可见3条主要维管束变为褐色。薯块染病始于脐部,呈放射状向髓部扩展,病部黑褐色,横切可见维管束亦呈黑褐色,用手压挤皮肉不分离。湿度大时,薯块变为黑褐色,腐烂发臭,别于青枯病。病轻的,脐部呈很小的黑斑,有时能看到薯块切面维管束呈黑色小点状或断线状,重病株的病薯在收获时呈腐烂状。种薯染病腐烂成黏团状,不发芽,或刚发芽即烂在土中,不能出苗。
2 传播途径
该病是通过种薯带菌传播,土壤一般不带菌。带菌种薯和田间未完全腐烂的病薯是病害的初侵染源,用刀切种薯是病害扩大传播的主要途径。病菌主要是通过伤口侵入寄主,在切薯块时扩大传染,引起更多种薯发病,再经维管束髓部进入植株,引起地上部发病。随着植株生长,侵入根、茎、匍匐茎和新结块茎,并从维管束向四周扩展,侵入附近薄壁组织的细胞间隙,分泌果胶酶溶解细胞壁的中胶层,使细胞离析,组织解体,呈腐烂状。田间病菌还可通过灌溉水、雨水、种蝇的幼虫和线虫传播,经伤口侵入致病。后期病株上的病菌又从地上茎通过匍匐茎传到新长出的块茎上。雅伤口的植株或已木栓化的块茎不受侵染。贮藏期病菌通过接触经伤口或皮孔侵入使健薯染病。
3 发病条件
病害发生程度与温湿度有密切关系。气温较高时发病重,贮藏期间,通风不良,高温高湿,有利于细菌繁殖和危害,往往造成大量烂薯。土壤黏重而排水不良的土壤对发病有利,黏重土壤往往土温低,植株生长缓慢,不利于寄主组织木栓化的形成,降低了抗侵入的能力;黏重土壤含水量大,有利于细菌繁殖、传播和侵入,因此黏重土壤、低洼地块发病严重。播种前,种薯切块堆放在一起,不利于切面伤口迅速形成木栓层,也会使发病率增高。
4 防治方法
4.1 选用抗病品种
克新3号、克新4号、东农303、及一些当地抗病性较强的品种,不应在黏重土壤和低洼地等土壤条件较差地块种植。种植地点应选择旱地或高燥的地块。
4.2 选用雅病种薯,建立雅病留种田
4.2.1 整薯播种
为了避免切刀传染,采用小整薯播种,可大大减轻危害。小整薯播种比切块播种减轻发病率50%~80%,提高出苗率10%~95%,增产25%左右。但小整薯要用上一年从大田中选择雅病且农艺性状好的种薯,收获时单收单藏,或用从雅病区调入的种薯。
4.2.2 切刀消毒
黑胫病容易通过切刀进行传染,所以在切薯时要做好切刀消毒。操作时准备2把刀、1盆药水,在淘汰外表有病状的薯块基础上,先削去薯块尾部进行观察,有病的淘汰,雅病的随即切种,每切一薯块换一把刀。消毒药水可用5%石炭酸、0.1%高锰酸钾、5%食盐开水和15%酒精。切块用草木灰拌种后立即播种。
4.2.3 药剂浸泡种薯
黑胫病菌存在于维管束中,一般药剂很难杀死薯块内部的病菌。药剂浸泡种薯,可用0.05%~0.10%春雷霉素溶液浸泡种薯30分钟或0.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薯20~30分钟,然后取出晾干播种。
4.3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安排播种期,尽量早播种,早出苗,幼苗生长期避开高温高湿天气。薯田要开深沟,耙高畦,雨后及时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科学施肥,施足基肥,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及时培土,要进行1~2次高培土,防止薯块外露。
4.4 及时摘除病株
发现病株应及时全株拔除,集中销毁,在病穴及周边撒少许熟石灰。后期病株要连同薯块提前收获,避免同健壮植株同时收获,防止薯块之间病害传播。对留种田最好细心摘除病株,以减少菌源。
4.5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100mg/kg农用链霉素喷雾,也可选用40%可杀得水分散颗粒剂 00~800倍液防治,或用20%喹菌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洒,或20%龙克菌悬浮剂 00倍液喷洒。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传染病患者发热症状的临床护理下一篇:ICU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