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都是难点,成了师生共同的困惑。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于学生文学基础薄弱、学习存在畏难情绪等方面的因素,也有教师作文教学创新不足、模式陈旧的原因,这些方面综合作用导致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成效低下的现状。笔者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充分整合资源,多措并举,强化改革创新,有效提升了作文教学成效,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一、增加学生文学积累,让学生“肚里有货”
在当前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因为缺乏深厚的文学底蕴,导致作文教学难以在更高的平台上开展。这一现状与应试教育过于追求应试分数具有直接的联系,学生的时间更多地运用于习题的练习,阅读时间雅法得到保证,当前加大学生阅读量是增加文学积累的最为直接与有效的途径。笔者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按照每学期 0万字左右的规划进行安排,学生还要将阅读计划进行细分,保证能够将阅读活动与日常学习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此外,笔者还充分体现读书笔记的作用,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读书笔记,将自己在阅读活动中的心得体会以及优美语段摘录下来,丰富自己的积累。通过这样的方式,笔者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与体悟之中,不知不觉地增加了文学积累,在作文学习中达到了厚积薄发的效果。
二、开展作文技巧指导,让学生“学有技巧”
对于初中作文教学,教师要给予学生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部分教师之所以作文教学成效不高,与技巧指导缺乏科学性具有直接联系,在课堂上只是进行简要的点拨,学生缺乏直观形象的指导,写起文章来还是觉得十分困难。针对这样的现状,笔者在作文写作指导方面,将下水作文当做重要的载体,将写作要求的各方面因素全面体现渗透于下水作文之中,在引导学生分析研究的过程中渗透写作技巧。在每一篇下水作文的分析之中,笔者都设计了专门的研究提纲,要求学生分组分析文章的选题立意、文章结构、中心主题、词语使用等方面的特点,并说一说自己在这一类型文章写作中的体会,相互交流经验。将下水作文的写作技巧延伸到相关题材的文章写作之中,以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实践成果证明,这样的写作技巧指导效果要明显优于纲要式的说教。
三、加大写作训练力度,让学生“熟能生巧”
学生在充分的课外阅读以及有效的技巧指导之后,还应当采取强化训练的方式多写作,提高文章写作水平。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走出了一周两节课的限制,在征得学校教研领导小组同意的基础上,在班级开展了写作小课的训练活动,每周一三五开设了20分钟的写作小课,每节课确定一个训练重点,侧重于针对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的薄弱环节开展巩固训练活动。如针对学生对人物外貌描写掌握效果不好的实际,要求学生相互观察,现场开展人物外貌描写,这样的教学方式较为灵活生动,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较好地完成了写作目标。通过每周三节小课的训练,笔者在长期积累之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细节写作技巧。同时,笔者鼓励学生在既定写作任务的基础上,每周上交1-2篇自己认为写作较好的文章,分小组开展交流与评选活动,也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在加大训练的过程中提升了写作能力。
四、改进作文评改方式,让学生“互通有雅”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忽略了一个环节的改进,就是作文评改活动。许多教师都是自己独自完成作文批改与讲评活动,实际效果并不如意。许多学生对于教师辛辛苦苦批改出来的评语、注释等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其中一些薄弱之处改进效果不够明显。笔者在作文批改与评讲过程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对学生强化作文评改技巧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作文分组自主评改,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互换,按照错别字、病句、结构、主题等层次循序渐进,并在小组讨论之中得以确认,评改结束之后与作者进行直接的意见交换。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在作文评改中汲取好的经验,预防作文时再出现类似的错误。最后笔者还要对文章进行等第和评语的回头看,适当纠正,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学生对写作技巧的借鉴吸收,让学生在评改之中的收获更大。
五、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情由心生”
当前许多初中生在作文写作中最为缺乏的就是素材,生活阅历较为简单,社会接触面窄,造成写作素材匮乏。笔者主要是通过仔细观察以及开展社会实践的方式进行突破,结合学校组织的各种大型活动,要求学生进行认真的观察积累,并留心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做生活的有心人,在仔细的观察之中感悟生活,获得素材。笔者还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响应“文明城市创建”的号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街道卫生突击清理活动,以及到敬老院等场所开展慰问和服务等,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丰富学生的感知积累,为作文写作奠定丰厚的素材基础。
综上所述,教师在初中作文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创新,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过程的优化与资源的整合,促进作文教学成效提升,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
(谢翠满 江苏江阴市陆桥中学 2144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浅谈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