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 平时作业 参考答案 标准答案
关注【】 发送题目获取标准答案
以下范文仅供参考,与他们答案相似,可能被判做O分
答题要求
1.本门课程共有三套题,请选择其中的一套试卷且只能选择一套试卷作答。
2. 系统在提交前会自动保存已填内容。考生一旦提交后,不能再进行修改。注意:只可提交1次!
3.考生请在答题框内录入试题答案,不能复制黏贴,不能以附件形式提交试卷。
4.答题要做到论述严谨、语句通顺,最重要的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材料,进行深入分析,材料分析题字数不少于1000字。
试卷开放时间2024年6月1日,作答截止时间2024年6月30日,请按时作答!
1.
材料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80分,共80分)
2015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时的讲话时指出:“要学会做人的准则,就要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热爱生活,懂得感恩,与人为善,明礼诚信,争当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模范。”
请结合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分析:
1.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2.如何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以下是参考范文,重复使用、多人使用可能是零分
答:
1.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仁、义、礼、智、信”五字。这五字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明的精髓所在。具体来说:
• 仁:即仁爱之心,包括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善待他人等。仁者见人都视为亲人,愿意为他人着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美德之一。
• 义:即正义之心,指行为合乎道德和正义的原则,愿意为社会、国家、家庭或他人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 礼:即礼貌之心,包括尊重长辈、遵循礼仪、恭敬仪式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被视为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智:即智慧之心,指的是具有明智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不断追求知识和真理,善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 信:即诚信之心,包括言行一致,信守承诺,诚实守信等。信用是社会交往的基础,也是个人品德的重要体现。
这些传统美德贯穿于中国古代经典文化、儒家思想以及民间传统中,代代相传,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面貌。
%1. 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要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在传承中不断与时俱进,使其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和人们的精神追求。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新:传统美德是可以与时俱进的,需要结合当代社会的特点进行创新和发展。例如,在信息时代,可以倡导网络礼仪,弘扬网络文明;在全球化背景下,可以提倡跨文化交流与尊重,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 引入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推广: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可以更广泛地传播中华传统美德。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开展美德教育和宣传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提升传统美德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 融入教育体系进行培育:将中华传统美德融入教育体系,从小培养学生的美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途径实现。此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具有传统美德的教育者队伍也至关重要。
• 倡导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和意义,增强对美德的认同和实践。
• 加强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建设:家庭是传承传统美德的重要基地,要加强家庭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同时,加强亲子关系建设,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共同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简答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哪些权利
以下是参考范文,重复使用、多人使用可能是零分
答: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多项权利,这些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人身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等。公民有权保障其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受非法侵害。
2. 人格尊严权:公民有权享有人格尊严,不受人身侮辱、精神虐待等侵害。
3. 人身自由权:包括人身自由、人身安全、人身尊严等权利。公民有权不受非法拘禁、非法侵害人身自由的行为。
4.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权:公民有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但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5. 信仰宗教自由权: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有权选择自己的宗教信仰,并在法律范围内行使宗教活动的权利。
6. 居住、迁徙自由权:公民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选择居住地和迁徙地,不受非法限制。
7. 劳动就业权:公民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并在合法的条件下从事劳动活动。
8. 教育权:公民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包括义务教育和普及高等教育的权利。
9. 财产权:公民有财产权利,包括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
10. 参政权和选举权: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权利。
11. 司法救济权:公民有权通过法律程序获得司法救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2. 环境权:公民有权享受良好的生态环境,有义务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以上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这些权利保障了公民的基本人权和自由,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 |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4春+试卷C (2)下一篇: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试卷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