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原生态,辅以天然的教育环境,充分发挥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作用,用文火慢炖的方式,让孩子慢慢长大――这就是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校长邱向理对该校“煲汤式教育”的解读。学校教学秩序的安排,是这项改革中的一个实例。
自从把孩子送到杭师附小后,君辉的妈妈发现孩子学得很轻松:每天晚饭前能做好作业,晚饭后他就去打篮球,或者练葫芦丝,不到9点钟孩子就可以入睡了。“学校是不是抓得太松了?”君辉妈妈心存疑虑。邱向理的答复是:我们学校上午上课, 下午玩。
上午上课,下午玩,意指杭师附小新的课程改革――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放在上午,下午安排唱歌、画画、体育锻炼、“亲密接触”等活动课程。
“据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有4个记忆高潮:清晨起床后、上午8点至12点、下午 点至晚上8点、睡前1小时。”邱向理介绍说,上午开设用脑量大、识记性强的课程,把一些活动类的、艺术类的课程放到下午。如此安排,可促进学生科学用脑, 高效学习。
对课程进行乾坤大挪移,邱向理是顶着压力的,在没有经验可循的情况下,她让老师们守住一条底线――“上课有效率,玩得有内容”。
记者随机听了二年级的数学课――《统计与猜测》。马建红老师先出示了生活中常见的豌豆,并让学生猜:一夹豌豆有几粒?接着,学生动手剥豌豆,发现2~1粒都有可能。“那么一般有几粒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办?”“多剥几夹豌豆! ”有学生意识到实验取证的重要性。
学生分组实验,共剥了280夹豆子,绘出柱状图,发现4~5粒居多,没有9粒。“有没有9粒的豆子呢?”马建红问道。“估计很长的豌豆有。”有学生猜测。“那么20粒呢?”很多学生摇头了,隐约感知到统计与猜测一般有个常态范围。一节课下来,学生都在“做数学”,在实验中走向思维纵深,这便是杭师附小的“思维开发课堂”。
到了下午,学生则会一头扎进更为广阔的游戏天地。国际象棋、魔力小厨房、创意空间、小画虫等30多个社团就像哈利波特的魔法一样,让学生着迷。而最让学生期待的,是每周二下午的亲密接触课,这一课程是依托学校立项的“小学情感教育校本课程研发――亲密接触活动”课题开发的,以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情绪能力为主要目标。学校教师会以“玩友” 的身份,带着十几个学生,选择孩子们喜欢的地方,选择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师生之间、不同班级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及社会人士之间的交往活动。
上午上课,下午玩的课程设置取得了效果,除了学生学业成绩位于全区前列外,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张扬。为了进一步解放教师和学生,学校还实行了期末免试制度,分单科免试与全科免试两类。单科免试的学生在不能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的情况下,课上可以做其他事情;全科免试的学生可以不参加学校的期末复习与考试, 学校为他们量身打造专门的课程,如小课题研究、社会实践等。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1.9.1 )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与证明能力下一篇:银行信息系统模拟实验开放式教学改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