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及其相互配合的基础知识和几何参数检测的基本技术,是机械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我在从事了多年的这门功课教学工作以后,对这门功课的教学方法有了以下的体会:
1 了解学生实际情况,运用因材施教原则
深入了解现在职业教育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状况,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习方法、兴趣爱好等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现在高职学生大多是高考落榜的基础知识相对较差的十七八岁的高中毕业生,而且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他们一是没有生产实践经验,二是缺乏机械制造、使用的感性认识,普遍感到教材内容生疏、枯燥雅味,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学生这些具体情况,教师首先应从学生在中学所掌握的有关检测的基础知识入手,明确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合理分析和处理教材,紧紧抓住基本概念的建立、对各种国家标准的理解和掌握及各种测量方法在原理上的认识和在实践中的运用等几个方面,在教材的组织选用上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才不会使学生感到难学而望而生畏,失去学好该课程的信心。
2 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根据我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对于《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对在生产实际中经常会用到的诸如尺寸公差及尺寸误差的检测,形位公差及形位误差的检测,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等内容精讲和细讲,而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又比较抽象或在生产实际中很少运用的内容只略讲或从教学内容中删除。这样做有利于降低教与学的难度,符合现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
3 联系生活实际,善于归纳总结
基本概念和术语多,是《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这门课程的一大特点,大量抽象的名词和概念,涉及的内容广,而缺乏直观性,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很难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和名词,有些概念和术语之间差异很小,而且出现在课程的开始,这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之初就形成一个拦门虎。这门课程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所以在周围熟悉的环境能找到原型,因此在教学中从生活中所熟识事物谈起,由具体到抽象、由浅显到深入、由已知到未知的辩证过程进行讲解,由一个浅显的事物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到“互换性”这一概念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对“生活中灯泡坏了进行更换”这一事件的讲解使学生比较容易又比较深刻地掌握这个概念。同时教学中注意归纳总结,相近术语的区别和联系。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时,能做到从点推广到面、从特殊推广到一般。
4 重视课程实验,增强感性认识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进行观察和注重动手能力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从观察到实践,从中获得的知识往往更深刻,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摸索与体验,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不足,既弄清了原来模糊的概念,又突出了所学内容的实践性、应用性、操作性,这样不仅使学生得到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有培养了学生兴趣和知识迁移能力。
5 加强互动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中关于公差配合和国标部分的内容,应用性很强,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掌握,而这部分内容今后从事设计工作尤为重要。因此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我给学生精心准备了典型的实例,带领学生一起查取标准表格,选择公差和偏差。从查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正确回答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并使课堂教学气氛也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各种教学手段并用,寓教于乐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中形位公差的公差带形状以及公差原则需要用大量的图形来描述,对于课堂中来画这些图形是很浪费时间的,并且传统的授课方式由于没有动态的演示,学生听课不知老师所云,造成老师在讲台上大讲,学生在课桌上昏昏欲睡,效果非常差。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建议《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以:“演示+操作+讲解”的新的授课方法进行讲授。用各种视听教学手段,将难以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动态演示的知识得以展示,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有声有色,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有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
总之,公差配合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切实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建立起知识和能力个人结构。结合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选择一套适合的教材,教师全面掌握教材,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筛选出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辅助教学软件,把理论和实验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理论寓于操作中,在操作中消化理论。这样《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才能教好、学好。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计算机教学中的能力培养下一篇:现代大学生《饮食与健康》教学内容初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