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为了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丰富知识、务实基础、拓展视野,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思维能力 创新意识 思维品质
一、创新气氛的建立
1.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作为教师一进课堂,必须抛弃杂念,甩开烦恼,集中精力,进八角色,事事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洒向全体学生。教师用热爱与尊重学生的行为。去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喜爱与信任,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2.把激励带进课堂
激励是利用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过程。把激励带进课堂,就是教师运用语言、体态、暗示、情感、需要等多种激励措施,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要科学运用“雅错原则”。承认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对学生提出的种种奇怪甚至错误的问题和进行的探索活动,都给予及时而积极的评价。坚持“激励”――“你说的真好”、“你真聪明”……教师用充满艺术的语言。不断地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激励学生好学上进,让学生获得创新成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
3.创设创新性学习的情境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与教师自身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自身的思维也应具有创新性,并以创新者的身份进入到设置的课堂情境中去,为学生提供敢想善思的创新性的良好情境。
二、完善思维品质,发展创新思维
1.倡导独立见解,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由于学生的结论是动了一番脑筋得出的,所以往往会有顿悟的感觉。学生亲身体验了分析评价的过程,探求真知的过程,兴趣大增,有利于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就能激发出学生创新的火花,因此,特别具有独创性。例如在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我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同学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一次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有的同学则认为郑和下西洋并没有促进中国的强大,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中国认为自己是很强大,不需要和外国交往,采用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中国的落后。这样在讨论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2.突破思维定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人们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由于习惯性的运用某种思维方式,便会产生一种定势心理。这种定势心理会严重地妨碍人们的创新思维活动的开始。不克服这种不良的定势心理,思维就不会活跃,知识就难以应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突破定势心理,引导学生善于从新的观点和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教学的经验得知,学生在评价人物和事件时,往往用好和坏来划分是好人好事。还是坏人坏事,这种简单化的做法在实际生活中往往行不通。以评价历史人物来说。有一贯表现好的。也有一贯表现坏的,有先好后坏的,也有先坏后好的。也还有不好不坏的人。例如,怎样评价左宗棠?我提示学生,要根据左宗棠不同时期,不同表现来评价:
太平天国时代:左宗棠是一位湘军将领,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
洋务运动前期: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之一。
19世纪中期:左宗棠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可算是一位民族英雄。
这样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突破了思维定势,而且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
3.重视质疑探究,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批判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人格的形成。批判思维以“怀疑――探究――重建”为特征,其中,怀疑是出发点,探究是支点,重建是目的。它是可以帮助人克服墨守成规、人云亦云等陋习的自觉思维。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怀疑感,鼓励学生敢于怀疑课本、敢于怀疑老师、敢于怀疑权威。比如:有的同学认为岳飞就是民族英雄。不管学生们这些问题提得是否正确,老师都不能轻易否定。教师引导他们进行讨论,最后达成共识。
4.启发放飞想象,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想象力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是在头脑中创造出过去有遇到过的事物的形象,或者将来才能实现的事实的形象的思维活动。因而我们说想象是创新力,一切创新活动都离不开创新性想象。教学中可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如在“讨论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重大的发明以及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后,教师可进一步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以后会有哪些发明昵?它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呢?”这些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流畅。
三、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1.重视学科活动
活动课的特点是以实践为主,强调学生亲自实践、发现、体验,强调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教师要充分重视历史学科活动课,使创新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之中。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初中历史是基础学科,历史教学内容丰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教师要创造性地挖掘、研究、使用教材中的创新性思维因素,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用适当的创新性教学形式、创新性教学方法、创新性教学语言来启迪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从而培养学创新思维的技能技巧。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书面表达的训练可以与口头表达结合起来,如讲历史故事之前,要让学生写发言稿。因为只有把提纲写好,才能进一步写出条理分明的文章来。
2.丰富课外活动
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只限于课堂,只限于课本,那就太狭隘了。教师要经常带领他们到大千世界去接触、去思考,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试一试”的精神,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比赛: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征文比赛等,鼓励学生从剪报、贴报到自己办报。还可让学生准备一个“历史随笔集”,自己给这个集子命名,自己设计封面,自己给这个集写一篇创刊词,再定期将自己的对历史感想纳入“集子”里。应该说这个“历史随笔集”为学生提供了培养创新能力的园地,提高了他们创新的技能和素质。我指导学生进行“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比赛,讲历史故事比赛,历史知识抢答比赛,历史讨论课和历史辨论会等,举办这些历史活动课确实使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到相当的水平。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历史课教学形式灵活,喜欢参与,因为激发了学习的创造性和创新思维,并能联系实际去考虑问题,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意义所在。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极为重要的内容,是教师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目标,应当引起每个教师的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才有利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浅谈初中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下一篇:互动课堂――有效学习的亮丽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