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家庭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外学习资源雅所不在,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创造性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自然风光资源
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极具个性化,不同地区可以开展不同的研究,使学习活动具有地方色彩。韩城是世界文化名人司马迁故里,龙门是韩城的象征。是大禹凿山导河、鲤鱼跃龙门的美丽传说之地,以其瑰丽的景色和险要的地位被人称做胜地天堑。黄河流经韩城的长度约14公里。韩城段是整个黄河流程中最雄奇跌宕、多姿多彩的一段,视觉形象最好、最美,惊心动魄的黄河文明与恢弘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在这里对应。加之东部黄河湿地、西部多彩森林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
自然风光资源风光雅限,《龙门的孩子爱龙门》便成为了我们的校本课程。在此基础上,为了让学生了解母亲河,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热情,提高学生保护母亲河的意识,我们分年级设计了“赞美母亲河,保护母亲河”系列活动。一二年级学生听父母讲龙门的故事,讲母亲河的故事。三四年级学生讲述与龙门有关的故事,吟诵与母亲河有关的诗词。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搜集有关母亲河的故事,反复朗读“龙门有灵秀”等诗句,眼前浮现出母亲河奔流不息,日夜劳作的场景,也深知母亲河养育了我们,保护母亲河应是每个人的责任。五六年级学生展示母亲河的风光图片。学生把课本和搜集来的黄河图片在班内展示、欣赏、点评,领略龙门黄河的雅限风光,犹如身临其境。
在全校开展一年一度的“亲游母亲河、重温家乡情”活动、“保护母亲河”植树活动。通过具体实践,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环保意识,从实际行动中懂得应该怎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做热爱家乡、保护环境、品德优良的好少年。最后提出保护母亲河的建议。查找资料后学生知道,黄河水变浑浊的原因,建议植树种草,植被保护,减少水土流失;建议不要往河里抛撒垃圾,使母亲河不再遭受污染。
学生们在系列活动中调查思考、亲身实践、交流探讨、抒写表达,进一步提高了语文综合素质,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自然风光教学资源,使语文教学贴近学生,充满了童趣和灵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文物古迹资源
韩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文史之乡”和“关中文物最韩城”之美誉。南有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史上起着深远影响的司马迁祠墓;中有“小北京”之称的古城,有被誉为“民居瑰宝”和“东方人类居住村寨的活化石”的古民居党家村;北有被誉为“晋陕大峡谷”和“鲤鱼跃龙门”的黄河龙门。有雄踞古寨堡之上,居高临下,被称为陕西“布达拉官”的普照寺;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梁带村两周遗址”。重点文物大禹庙、魏长城遗址、文庙、城隍庙。元、明、清古建筑遍布城乡,其中元代建筑堪称陕西之最。
语文组的老师们针对高年级学生现状,在学科知识整合、作文教学中,紧扣文物古迹资源,开展“家乡文物古迹知多少”、“新闻发布我做主”系列活动。挖掘并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资源进行“现场作文”教学,结合韩城市“史记韩城――风追司马”活动,我们在五年级学生中开展了一次“家乡文物古迹知多少”文化调查系列活动。学生们通过向父母咨询、阅读有关家乡的文章、查阅历史资料、网上检索等方式了解文物古迹,历史变迁。并通过节假日就近实地考察、深入展厅调查采访、父母伴游参观,对家乡文物古迹有了更新的认识,从内心深处激发起了他们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决心。如今学生对韩城的历史,对司马迁、对黄河龙门都能说出动人的故事,并且心中充满了骄傲与自豪。
“新闻发布我做主”。结合人教版语文第九册实践活动设计新闻发布,开展活动作文实践课。每班培养两位新闻发布员,在班级召开的“龙门新闻发布会”上读新闻、说新闻,随后大家写新闻、评新闻,最后一起评选“最佳新闻”。优秀新闻发布员亮相示范后,同学们轮流担任新闻发布员,教师现场指导。活动作文实践课,拓宽了语文运用的领域,引导学生把学语文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关心家乡发生的事。为学生提供了口语交际的机会,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课后学生自觉地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写成了充满真情实感的现场作文。
挖掘并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资源进行“现场作文”教学。我们成立高年级小记者团参观司马迁祠、古民居党家村、大禹庙、文庙等,写参观日记、心得体会。采访展厅工作人员、游客,了解历史与形势,写采访稿,提高口语交际。为自己心爱的文物古迹选写广告词,做广告画,并在班级展示,提高应用文的书写能力。搜集文物古迹颂赞诗文,提高课外阅读能力。。多种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召开歌颂文物古迹诗词朗诵会,经典诗歌背诵比赛。特别是郭沫若1958年在为司马迁祠题写的碑文诗“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成为必备保留比赛内容,提高了学生搜集、朗诵诗歌美文的积极性。学生们围绕文物古迹资源开展主题活动,自编以韩城特产命名的《大红袍》小报,以剪报、手抄报、电脑报、采访录等形式展示语文实践活动,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操作,表现出克服困难不怕苦的意志品质,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了解历史,真切感受家乡的人文风情,寓教于乐,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民俗风情资源
龙门的自然景观让人赞叹,龙门的神话传说更让人着迷。龙门又称禹门,相传大禹治水最艰难浩大、最伟大的工程就是用神斧劈开龙门山,至今韩城还流传着禹女献策、错开河、三过家门而不入等大禹治水的故事,所蕴含的人定胜天开拓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支柱。大禹庙是人们纪念大禹治水,颂扬大禹精神而修建的一处祭祀性庙宇。鲤鱼跃龙门的美丽传说就发源于龙门,蕴含的逆流而上,百折不挠的抗争精神鼓舞着历代黄河汉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根祖祭祀文化、史圣文化、黄河文化、大禹文化及民俗文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城行鼓、韩城秧歌、民间社火等文化遗产悠远流传。
我们结合韩城市教育局“争做文明韩城人,我为城市添光彩”主题活动,挖掘民俗风情丰富内涵,积极开展“拜家乡史圣,赏民俗风情”学习活动。作为史圣故里,韩城是历史担当,陕西是历史传承。史圣故里有思想绽放,有文化争鸣,有历史辩论,有名人聚集,是世界独一雅二的历史论坛,珍贵资源当珍惜。为此,我们积极开展了“同史圣文化同行,与家乡先哲为友”、“亲子读书共成长、经典文化进家庭”和“书香家庭”评选活动。通过读书知识竞赛、优秀读后感评选、“孩子和父母、同读一本书”等特色载体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家长爱书、藏书、看书,引导家长学习传统文化,注重言传身教,提高家长家庭教育能力。
世界之最巨型浮雕复活《史记》人物,在司马迁祠至韩城市的黄河台垣地,绵延十一公里、高耸七十米的世界最大黄土群雕一“史记长廊”巨型浮雕即将呈现在广大市民眼前,结合巨型浮雕复活《史记》人物工程,我们开展了“我心目中的史记人物”、“龙门的神话传说”、“大禹治水”故事会;史记人物、龙门神话、大禹治水绘画赛;抒写韩城行鼓、韩城秧歌、民间社火观赏日记,讲述动人场面。练习细节描写。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挖掘身边的民俗风情资源,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挖掘课外学习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构建了语文实践活动的基本框架,开发了作文教学实践活动资源,开展调查实践活动,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写作源泉,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情感体验得到了升华,同时也实现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下一篇:谈谈化学新课程下的思路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