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提高创新能力,更新教育观念,胜任新课程教学,教师必须树立新的职业观,树立平等互助的师生观,树立新型课程和多元化的评价观。
【关键词】:教师;新课程标准;创新能力;教育观念
新课程标准向教师提出了基础教育下全面素质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和具体要求。新课程标准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教师,在积极参与这场改革的同时,应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师角色,以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胜任新课程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所体现的一系列新观念和新方法,实施新课程标准过程中赋予学生的新角色地位,都使教师面临严峻的挑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决不是简单地换一套教科书,也不是单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大变革。这对教师观念的转变与教学方法的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施新课程改革,教师必须树立新型的职业观、人才观、师生观、发展观、评价观、课程观和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一、教师必须树立新的职业观
教师职业的突出特征是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教育教学活动是“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它需要教师倾注汗水、倾注心血、倾注感情,施加可能使学生终生受益的影响。所以,与其他职业相比,对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要求就更高。教师只有树立新型的职业观,即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协调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积极进取,敬业奉献,勇于创新,才能在新课程的推进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教师必须树立“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的人,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具有正确人才观的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渴望成材,每个学生都能够成材,即能够成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教师既要培养某些方面高智能的学生,也要培养其他方面高智能的学生;既要重视高智能,也要重视高德能;既要强调全面发展,也要鼓励个性发展。教师只有树立人人可以成材的人才观,才可能在新课程的推进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三、教师必须树立平等互助的师生观
教师要认识到,课堂不应该仅仅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更应该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阵地。课堂教学的成功,首先是学生“学”的成功。教师的职责是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站起来,“教”的目的就是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地用自己的头脑走进教学内容,让他们从根本上领悟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这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1)更要充分备课,以提高自己促进、引导、组织学生学习的能力;(2)放下架子,在教中学,在学中补,师生互动;(3)强化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4)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可以共同探讨问题,努力开拓学生再创造的空间,并在超越中体验“教学相长”。
四、教师必须树立新型课程观
新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位置,强调课程是教科书、教学材料、教学媒体、教学背景、教学方式以及教师与学生等多种因素组成的。因此,教师对于课程要根据具体情境对课程目标、内容、组织方法等进行“二次分工”,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创新者。另外,新课程倡导课程的综合化,淡化学科界限,还给学生一个整体课程。在实施综合课程时,教师必须拥有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而不能以传统的分科课程实施方式去解释和推进综合课程。这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学习与创新的过程。
五、教师必须树立多元化的评价观
评价和考试的改革必须体现新的教育评价观念,评价的多元化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采取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实践相结合,定时与不定时相结合,开放与封闭相结合,多方面、多角度地评价每个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各自的潜能。如数学学科评价的内容,就有数学基础知识问答、数学应用、数学活动制作、数学学法介绍、数学小论文综合测试、数学竞赛等,从多方面评价学生数学素质和能力。这就改变了传统学习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一张试卷衡量学生的标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自学探究、合作交流和规划人生的能力。
总之,改掉一切不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陈旧内容,而代之以符合时代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成长的新内容,就构成了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和核心精神。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贯彻者和执行者,要想使处处都强调“改革”、“转变”、“更新”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顺利实施和拓展,教师就必须率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如果教师没有确立创新观念以及没有具备创新能力,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决定了新课程改革的成败。
这是因为,现在教师面临的挑战,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与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变办法。面临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我们发现自己很不适应,甚至很迷茫、很苦恼,教了几十年书,今天忽然找不找感觉了;离开了《教学参考》书,写不好教案、上不好课了;离开《同步练习册》,出不好练习题了;离开《标准化试题》,命不好考试题了。但是,这至少说明了新课程已经给我们教师出了一个必须认真解决的课题。如何才能最有效地适应改革、变化、发展,已经成为我们教师需要决定的一个迫切问题。要解决新的问题,就需要有新的观念和新的方法,因此,教师必须强化自己的创新观念,增强自己的新能力,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和创新,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胜任新课程标准的教学。
这是因为,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仅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有一个明显的变革,而且学生的学习方法也要有一个明显的变革。自主性地学习,将成为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主要方向。开展科学探究和研究性专题活动,将成为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主要途径。这里的关键仍然是创新能力问题。如果学生没有培养起必要的创新能力,那么他们实际上就雅法自主地进行学习,就雅法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和研究性专题活动,就雅法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要想使学生完成这个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起着指导和引导作用的教师,就必须具有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浅谈翻译教学对口语能力提升的影响下一篇:白板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