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初中数学的情感与自信心是由学生在对本学科所采取的看法引起的对数学的喜好心理状态。只有积极的数学情感才有可能引起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两者相辅相成。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实现情感目标的最重要的关键是把情感态度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本文从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和端正的学习态度以及教师要转变身份角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情感;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
众所周知,初中数学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不但要把数学的相关知识详细透彻地教给学生,还要培养其对数学的兴趣,情感和自信心,以此来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新的课程构建就要求我们要真正地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积极的情感和持之以恒的自信心。下面就此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实现情感目标的最重要的关键是把情感态度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教师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关注学生的情感问题,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告诉我们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的教具来导入新课,可以用生活中的实物来导入新课,也可以用一些简笔画来导入。
2.教师还可以运用时事热点,或数学家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比如小组讨论,多人表演,才艺展示等,这样可以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学生的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从而乐于参与到教学中去,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对数学学习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总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其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使数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以上多种形式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情感沟通,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
二、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一些学生经常会出现厌学的情绪,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疏于听讲,懒于写作业,这样的学生能学好数学吗?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和端正的学习态度。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学生要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一个学生如果有了积极的学习动机,就会引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作为教师,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告诉学生要有远大的理想,像那些伟大的数学家一样,用数学为人类造福,培养其积极的进取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让其发自内心的端正学习态度,不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低头,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长大成为数学精英。
2.学生要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要想在某项工作中达到预定的目标,一定要对所从事的这项工作充满兴趣。学习也是一样,学生只有对数学有了兴趣,才会以学数学为乐,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使数学学习成为自觉自愿的一项行动。笔者认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读数学方面书籍的好习惯。通过读书,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史;通过读书,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通过读书,拓展自己的视野。总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教师善于启发诱导,学生一定会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教师要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如果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意志,一定会自觉地克服学习中的障碍,积极主动地去挖掘新挑战。那么,如果一个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教师应该怎样做呢?笔者认为,首先,我们要教给学生客观的面对这些困难。有困难是正常的,我们要冷静对待,把困难克服掉就是成功。其次,要重视自我鼓励。自己告诉自己“我能行”,不能被消极情绪所左右。再次要善于求助他人。遇到困难,我们可以请教任课教师、学习好的同学,相信他们会帮助我们度过难关。
总之,我们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积极、主动和端正的学生态度,这样教学质量才会有明显的提高。
三、教师要转变身份角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放下架子,给学生一个平等交流的课堂,我们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与学生一起交流,一起合作,一起去探索和实践,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那么,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教师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可否认,每一个学生都各有所长,教师要因材施教。有一些学生的数学成绩很差,但其语文成绩却不错。所以,我就用一些语文的语法来讲解。比如,代数也是一种语言,其字母就是数字和字母,“词”就是表达式,句字就是关系式(如等式、不等式),语法就是各种符号演算的法则和规定等,只有熟悉并掌握了代数这种语言的语法后才能利用代数语言进行推理、计算、交流和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打比方的方式,我让语文好的学生充分发挥其优势来理解数学上的概念、定理、法则,使他们逐步接受数学、掌握数学。教师的职责就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优势,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当然,成绩较好的学生也会碰到困难和挫折,教师也需要给予帮助和鼓励。
2.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数学学习本来就是攻克一道难题又一道难题的过程,学生因此极易产生挫败感,认为自己一次赶不上,就再也学不好了。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克服这种心理,要告诉学生“每一个学生都能把数学学好”。针对其薄弱环节,查漏补缺,并进行强化训练。同时要个别辅导,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提一些他们能回答上来的问题,增强其自信心。如果学生有一点点进步,也要及时地加以肯定,鼓励其进取。笔者总认为:数学教学首先是对学生人格的教育,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养成的教学不可取。我们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养成,促进学生对数学内容本身的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和探索数学的自信心。
3.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改变陈旧传统的模式,在安排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时都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去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研究,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最后达到运用数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亲自体验“做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由于数学比较抽象枯燥,许多学生经常产生厌学情绪,所以,笔者对学困生从不追求一步到位,而是采用“小目标,多鼓励”的形式,以激发兴趣为主。在教学中,笔者运用大量的打比方,充分运用数与形的密切结合,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相信,只要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引导和具体点拨,一定能让学生对学好数学满怀信心,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要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与自信心,我们可以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方面做起,教师可以运用实物导入,通过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采用小组探究的形式展开教学。之后,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和端正的学习态度,要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动机,要保有持之以恒的兴趣以及坚强的学习意志,最后教师要转变身份角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基础音乐教育应“以人为本”下一篇:谈物理教学中“比”的妙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