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信息技术教师是教师中的IT人才,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不仅决定着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决定中学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所以,本文着重阐述了新形势下信息技术教师更应具备的特有素质。
【关键词】信息技术 素质 学习 素养 能力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在大众中的普及速度比其自身的发展还要快。昨天还只是少数几个人掌握的“高精尖”技术,今天已经谁都在用了。这就要求信息技术任课教师要比其他任何学科教师花更多的时间进行知识的更新和技能的发展。而且信息技术教师是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支点,并在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中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他们既要与各学科教师合作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还要培养学生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获取、处理、创新的学习能力。如何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这和信息技术教师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因此,信息技术教师除了具备一般教师的基本素质外,还应该有其独特的素质。
1.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学习的精神和能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没有学习新的东西,信息技术任课教师就会有面临“下岗”的危险,特别是现代社会要求教育终身化。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尤其要求我们必须学会终身学习以及具备终身学习思想和能力。因为信息技术知识更新变化非常快,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和方法就要随着信息技术知识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这就要求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高教学水平。另外,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不仅在本学科教学时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而且还要协助其他学科教师实施课程整合,还要进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这就需要知识,需要能力,从而需要不断地学习直至终身。
1.1 教育理论的学习。
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决定其教学行为的关键,而教学理念又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形成和发展的,因此不同的教育理论影响下的教师往往会有不同的教学行为。显然,掌握并明确各种教育理论的特点,扬长避短、灵活运用,乃是提高教学绩效之根本。
(1)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它着重说明学习是怎样产生的;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有哪些规律;学习的结果使学习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外部的行为操作还是内部的心理结构;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等问题。描述如何学习的理论流派很多,一般概括为四大流派:即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各种学习理论各有千秋,我们只有在认真学习并深刻领悟它们各自不同的内涵之后,才能根据不同的教学条件(包括硬件、软件、学生和教师等)、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合理地选择和综合运用。
(2)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来自教学实践,是人们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理性思考的产物。它关注如何改进和指导教学实践。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或观念体系,它以各种教学观念、主张和见解的形式出现,因而具有层次性和复杂性。
(3)教学设计理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的“预案”。其撰写流程可归结为以下几个环节:①学习课程标准,领悟其针对该部分内容的具体要求;②分析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③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④谋划教学策略;⑤选择教学方法和媒体;⑥预设教学过程(可采用流程图、多项细目表或过程描述等形式);⑦设计教学评价方案。
1.2 专业知识的学习。
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之快,是任何其他学科不能相比的。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计算机中央处理器(CPU)已更新了四五代。社会上的主流机型已经从最初的8位、1 位,发展到32位、 4位;计算机的功能由单一计算发展到多媒体、网络化。微机操作系统已从难学难用的文本界面、单一进程发展到图形界面、多进程。应用软件更是日新月异,几年前的热门软件现在已处于淘汰之列。要使学生适应这种飞速的发展变化,教师必须先适应这种发展变化。这就要求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要在计算机概论、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图形图象的处理、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遥信息论、控制论等方面加强学习,掌握技术发展的方向及前沿动态。只有这样,在解答学生的问题时,才能得心应手,令学生心服口服。越是教材上没有的新的技术,学生越感兴趣,越想知其所以然。所以,要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运用能力,以自己过硬的素质、渊博的知识去感染每一位学生,使学习成为一个师生共同提高的过程。
2.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素养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要想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就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除必须具备信息素养外,还应具有以下几种素养。
2.1 道德素养。
在当今社会,教师的德育标准就是职业道德。培育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十分重要。讲台是一个神圣的舞台,在讲台上的教师,既是知识的“化身”,又是道德的楷模。
教师的语言不仅要有知识的导引作用,同时还要有思想的渗透作用。教师必须通过规范职业道德养成“自觉性”,这样才能保证课堂的神圣和纯洁。只有爱教育,才能在内心深处把教育作为职业,才能真正投入教育,并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只有爱学生,才能真正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知道他们想学什么、爱听什么、需要什么、反感什么,才能真正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只有爱自己,才能为人师表,提高自身素质,做学生的楷模。
由于信息技术教学的特殊性,经常面对的对象是“网络”,而学生也能经常性的接触它,所以学生时刻都面对着各式各样的雅形诱惑,所以在新课标中也特别提出,要培养学生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很难想象,如果一个教师没有高尚的道德素养,如何教会学生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能正确做人?
2.2 人文素养。
以前,信息技术课叫计算机课,是纯粹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现在技术思想才是我们所熟悉的种种实际应用软件背后最核心的东西,我们完全可以在学科教学当中很好地发现相关知识的文化内涵,在信息技术教学当中合理地发觉和使用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人文素养,这种意义是超出学科本身知识的。
比如,在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和介绍各类软件时,引入我国计算机的发展背景资料和由我国自行开发的软件,激励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再如,在学习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时,可举数据和事例让学生感知病毒的危害、防范病毒,可举一些病毒程序的设计者因贪图恶作剧给社会造成损失的同时,自己也受到法律严惩的例子,警告学生不可图一时好玩而漠视网络道德和法律的规定;讲IP地址时,针对IP地址分配的不均衡性(美国占多数),可扩展到美国在世界其它领域的霸主地位,处处以世界警察自居,可激起学生好好学习、发愤图强、振兴国家的决心。要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目标成功地渗透到教学中去,需要教师首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
2.3 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实践所获得的掌握和运用科学的能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将不断融合,近几年来的课题研究中,有关“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的研究主题也频频出现,这必然将很大程度地反映到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中来。
新课标指导我们信息技术课程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生长点,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应具备一定的广度和深度。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特别是信息技术具有发展快的特殊性,教师就更有必要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要有很强的接受能力,避免知识老化现象的出现,并且涉猎一些相邻学科的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同样地,教师还要了解和遵循教育工作的规律,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基本教育理论和知识,要跟上教育理论研究的步伐,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
3.信息技术教师应具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如果能在每一堂课中都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对“学”和“教”肯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学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鼓励学生开展研究、协作、自主性学习,倡导“学中用、用中学”,实现信息技术知识的“个性内化”与“文化升华”。实现这一目的的首要条件是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而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离不开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灵活的因材施教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机械地、一成不变地执行教学目标,而应根据即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学生实际等调整教学目标,发挥教学机智,捕捉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生成新的教学目标,使预设的目标和生成的目标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兴趣。如讲授“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关键词的提炼时,可以与学生语文课上正在学习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相结合,让学生自己提炼关键词,并下载flash观看。这样既能让学生收获信息技术的知识,也能和其他学科有很和的联系,学生学起来也非常感兴趣,效果非常好。另外,近几年兴起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已经改革了信息技术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以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的身份,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营造出活跃、积极的课堂氛围,努力追求学习的有效性。
4.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教研能力
教师应具有一定的教研能力。“教而不研则空”,“教研”除了指教学和科学研究之外,更加强调教学和教学研究,只有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教学研究,才能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和全社会的教育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优秀的教师应研究自己的教学,懂得请他人观察和点评课堂教学对提高教学水平的意义,虚心听取学生、家长、同事和领导的意见,提高其教学水平。同时,紧跟科研步伐,汲取改善教学的最新科研成果。这样,教师通过自身满怀激情的不断进取,影响和培养学生追求同样的科学精神,从而造就具备同样良好素质的年轻一代。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教师的素质至关重要。如果教师能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并充分发挥其作用,那么师生的教学双向活动将是愉快的、积极的,学生获取知识的时间段也是最佳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浅谈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等下一篇:“做中学”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