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形、声、色等特点,它直观、生动、形象、具体,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使学生综合利用多种感官与思维学习,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如下方面:
一、应用信息技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兴趣是一种行为动机,是推动学习的直接动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发挥其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和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等长处,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进行看图学文《放风筝》一课教学时,教师自制了和课文内容相符的动画课件,老师在讲读课文时结合课件演示,学生情趣盎然,再加上配乐朗读课文,使学生一起进入了兴高采烈地放风筝的队伍中,和孩子们一起享受放风筝的欢乐,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了在乐中学的教学效果。
二、应用信息技术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基本特点是“形真”、“意远”、“情深”,可以使研究对象的大小、远近、虚实、动静、繁简、抽象与具体之间实现转换,它可以使知识对象化小为大,化动为静,化静为动,化快为慢,化慢为快,化抽象为具体,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荷花》一课中“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一段,教师制作课件用大屏幕投影播放,展开了白荷花开放的三种不同的姿态,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使学生感受到“刚开的、全开的和将开的”三种不同姿态的荷花的美,同时也加深了对“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理解。学生生动形象地感知了公园里一池荷花的美丽景色,不由得发出赞叹“真美呀”,加深了对把“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的理解,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没有信息技术这一先进手段,这种效果是很难通过语言达到的,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形、声、色、光的综合运用,能够有效地渲染气氛,营造氛围,激发学习情感,超越时间、空间限制,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三、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借助音响和画面,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准确性、丰富性。如《黄山奇石》一课,教师组织学生上网查阅四种奇石的奇特之处。让学生想象“天狗望月”这块奇石什么样,有的学生展开创造性想象,认为是月亮上面的一只天狗来到了人间,每当夜晚,月亮升起时,它就不住地对着月亮“汪汪地叫”,思念故乡,所以人们叫它天狗望月。可见,信息技术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与形成,达到了质的飞跃。再如《精彩的马戏》一课,低年级的学生对“瞅”、“倒竖蜻蜓”等词不能正确认识、理解,这时教师适时地播放猴子“瞅”的眼神特写片段,突出其神态,准确地理解了这两个词,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再如《黄山奇石》一课的最后一段教学,放一段黄山没有名字的奇石录像片,让学生们起名字,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给这些奇石起了形象、生动、有趣的名字,启发学生进行广泛思考,结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情趣盎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效率。
综上可知,信息技术运用于学科教学之中,是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不可多得的有效途径,不但在语文教学中显现出明显的优点,而且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只要恰到好处地选择应用,均会收到常规手段所不能取得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近机类机械制图课程考试改革实践下一篇:让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语文课堂中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