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按照课改后课标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阅读、理解、体验、感悟、思考、探究、发现、创新都是阅读之根本。但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不少不符合课标要求甚至是与之相背离的教学现象,发人深省。
1,教师提问多,学生主动质疑少。不管哪门学科的教学,都需要教师用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并且,问题的设计要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要既少又精,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相反,那些学生不思考就能回答出来的问题尽量少提,最好不提。可有些老师的阅读教学课堂,看起来问题一大堆,似乎经过精心设计,但细细揣摩下来,发现思考价值几乎为零。如有位教师教学《葡萄沟》第一自然段的过程中,设计了如下问题:吐鲁番的地理位置在哪里?那儿盛产哪些水果?其中三、四月份有什么?五、六月有什么?等等。细想,这样的问题有何价值可言?这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实没有顾及学生阅读对主动性的需求,没有理会阅读对多样性的渴望,更忽略了各个学生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对于“阅读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过程”这一原则则置之不理,他所执行的只是“完成任务”式的串讲串问,只是流于形式的阅读教学。这样的阅读课堂,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更何来质疑的主动与机会?
2,注重口头理解能力多,动笔写作训练少。有些老师注意到了问题的设计,提出来的问题很有质量,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很有帮助,于是,课上,我们就总是听到学生在一步一步、一层一层地品析,积极踊跃,各抒己见。但是,阅读教学除了要引导学生用脑想,用嘴说,更要让他们动手写,不要让写作能力训练成为纸上谈兵。比如有些课文,教师要学会捕捉课文的留白处,让学生肆意想象,放手去写。不能只注重口头理解,忽视让学生动笔把所想所感所悟写下来。这只会培养出夸夸其谈的人,并不能真正全面提高,这样的倾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3,只听学生读书多,真正朗读指导少。不管是平时课文教学还是课外阅读教学,多读,已被广大语文教师所认同并广泛使用。但事实上,有不少课堂中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按老师的要求读书,只是一遍比一遍读得响亮而已。如此这般的朗读,反反复复,最终还是只在一个层次上徘徊,学生的朗读水平并不见提高。原因何在?是朗读指导方法的生硬、机械、单调。最常听到的是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上一句:“请你有感情地读读这一部分”、“用xx的语气读好这段话”、“请你美美地读一读这一小节”诸如此类。这种隔靴搔痒的引导语,注定了这种课堂上的朗读不能融“读”、“悟”于一炉,不能融理解、品味于一体。部分教师对于朗读的指导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情感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气的内涵。忘记了朗读可以“表情达意”这一要义。此外,读长句、排比句时该怎样停顿、怎样换气,在许多的课例中,几乎没有任何指导。学生们读得上气不接下气,读人物对话时更是别扭、呆板,只会刻意模仿老师或录音的声音,不但腔调不伦不类,还使语言本身的表现力大大减弱,甚至得到截然相反的效果,比如学生们读着读着都情不自禁地被自己发出的怪声音逗笑。所以,朗读指导应该先带领学生随文人情、随文入境,让学生受到作品的感染,再把这种情感体悟读出来,才能使听者身临其境,虽只闻其声,却如见其人。
4,强调词句认读多,关注积累运用少。新课程提倡阅读教学要注意积累,然而,低年级教师在课堂上只强化读重点词语,中年级教师只注重理解优美的句子,高年级教师只停留于让学生读懂好的文章。而让学生用词说话、写话,抄写优美词句,坚持做读书笔记,开展个人读书交流这种积累运用语言的训练的成分占得极少。要知道,学语文,如果不积累,就雅法学到好语言:如果不运用,就难以提高语文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摘录好词、好句,摘抄精彩语段,并把这些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积累,还要能灵活运用于生活和写作中。
5,读物整体感知多,细节品词析句少。读完一段文字后,我们通常听到的是:“你读懂了什么?”“你还不明白什么?”读完一篇课文后,老师往往又会问同样或类似的问题:“你读懂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同学们把重点部分再读一读,然后小组内交流。”千篇一律。老师们很少注意引导学生细细品味重点词句。这样的教学,表面上看,是让学生有充分的阅读主动权,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实际上却导致我们的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只触及皮毛,只能泛泛而谈。诚然,整体感知是必须的,但品读感悟也不可或缺,只有抓住重点词句、精彩片断与学生共同品读,才会培养出学生好的语感。品味之处可以选取文本中的精彩片断,也可以是赏析写作手法上的别具一格,体昧句式上的表达变化,学习修辞上的别出心裁,等等。因为这些都是凝聚着作者心血的言语。品词析句的方法常用的有增删补换法、比较法。让学生们将增删补换后的文字和原文对比,辨析优劣,再结合体会出的情感去反复朗读,达到“使其言皆出于我口,使其意若出于我心”的效果。如此这般品词析句,感悟文本中语言对象的形态、句式、语调、含义等,自然就能够充分内化学生自身的语感。
(作者单位江苏启东市寅阳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中小学出现学困生中“男多女少”怪现象的心理浅析及反思下一篇:让音乐的阳光洒向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