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学能力就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有效地撷取新知识的能力。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的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这里强调的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发展各门学科的自学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自学能力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一、通过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预习是为了让学生事先接触课文,作一些力所能力的工作,以便为讲读作好准备,使学生学得主动,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预习一篇课文,这对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是大有帮助的。预习事先要有布置,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预习课文一般要求学生:1、结合注释阅读课文,并借助工具书,初步扫除阅读障碍。2、了解课文内容,即知道课文中记的是一回什么事,写的是什么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它的特征怎样;论述的是什么问题,作者的看法或主张如何。有些课文还要求进一步掌握课文大意,找出课文中的中心事件和线索。3、准备回答讲读中的提问,有时还要完成一定的练习,为讲读作准备等等。只要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并给予适当指导、检查,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段、列提纲、查阅资料、概括课文内容等多方面能力。
二、通过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读写结合的范围是广泛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有单项的,也有综合的;有书面的,也有口头的。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各个环节中能体现。如:标点符号的学用,词语造句的学用,修辞方法的学用;片断性的,如:对话、景物、场面、心理活动、新闻报道导语的学写;成篇的,如: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缩写、扩写、改写、续写之类。这些都能体现读写结合。如学了《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可要求学生模仿课文运用象征、联想的手法,写《小草的风格》、《蜜蜂的风格》、《砖赞》、《粉笔赞》之类的作文。这些都要求学生进一步去理解课文,学习运用适当的表现方法,增强作文的表现力,培养自学能力。
三、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积极鼓励他们质疑问难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善于“激疑”,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要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学生发问往往有一个过程,开始时的发问,一般只集中在字词的解释或一些简单的问题上。这就要老师不厌其烦,多方引导,采用多种具体方法,大力鼓励学生提问。如有时搞提问比赛,搞表扬、记分等办法,这些都是可以试用的。有时要打破学生的种种顾虑,积极鼓励学生发问。只要学生肯问、敢问,就要表扬其精神。也可用发“提问卡”来促使学生发问。起初以作业形式迫使学生必须提出问题,逼学生去思考,渐渐地使他们养成在阅读时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同时每次提问卡收上来就进行讲评。这样,解答了提出的问题,表场了问题提得好的同学,又指导了学生应如何去思考。另外也可经常有意识地举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来打破学生对教材的神秘感,启发他们大胆质疑。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于雅疑处生疑,促使学生多思、深思。如用“将一军”,促使他们去深思。用相互答疑,使相互之间受到启发提示,又能在答疑时促使他们进一步的思考,发现新的问题。例如课文《挖荠菜》开头一句:“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一般以为没什么可问,但联系课文仔细一看,这一句它有几个方面的作用,提出来让学生讨论就热烈了。归纳起来,1、篇首点题;2、造成悬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特殊感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种特殊感情?一个省略号,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3、全文的总帽。这句话是全篇的总提,引出下文;4、从“特殊感情”落笔,立刻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产生艺术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又如学习杨朔的散文《香山红叶》,提出“香山红叶”指什么?就会立刻引起学生兴趣、争议、讨论,从而促使他们看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寻找答案,从中让学生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通过精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练习形式多样,应考虑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增强自学能力,达到训练目的。讲要精,练也要“精”,怎么“精”,那就要突出重点,注意质量,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练尽可能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练要突出重点,给学生以启示。课堂上的教学时间,尽可能多的用在指导学生“学”上。教师在设计方案时,应考虑有所重点,让学生自己钻研课文,培养自学能力,从练中得到启示。让学生自拟习题,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教了一课书或一二个单元后,采用由学生自己拟题、自行测验的办法,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自学能力。例如,可根据教学大纲和单元教学要求,在学生自行复习基础上,然后按既测验知识掌握的程度,又检验能力培养的要求,出一份试题,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试卷先做一篇,连同答卷交上来。教师可把学生的试卷张贴公布展览,相互观摩评议,最后教师小结。这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拟题目、自行测验的办法,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通识教育的知识中心倾向及新通识教育模式初探下一篇:浅议激励性评价在教学中的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