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一门融知识性、思想性和鉴赏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完成审美教育呢?作为美育的工具和手段语文,其美育功能也是通过其理性内容和艺术形式来实现的。它从严肃的主题,正确的观念,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趣的理性内容来“打动”读者,却“以情动人”,教育人热爱真、善、美,憎恨假、恶、丑,从而使人的心灵变得美好,精神变得高尚,言行变得文明,它以优美的艺术形式“打动”读者,使人产生美感和愉悦,得到美的享受。这样人们就会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并且会以自己美好的心灵去创造美好生活,心灵美就会变成社会美,精神文明就会变成物质文明。
美学在语文中雅所不在。诗歌的意境、语言、韵律,小说的情节、人物、性格、戏剧的人物造型、散文的语言形式等都蕴含着雅尽的美。雅论何种文学的作者,总是把自己的情感、理想、气质、人格、体验等都蕴含在所刻画的艺术形象中,从而获得美感的享受。
例如讲授《南京长江大桥》一文时,当扫清字词障碍,全文贯通后,抓住对大桥全貌及周围景色的描写,讲述自己游览武汉长江大桥的感受。为扩大思想教育的成果,因势利导,让同学们读自己祖国的一个景点或名胜古迹的感受。我们身处科尔沁草原的一角,我们有古榆、白塔,通过向学生介绍,了解本地特点的风光。课堂情绪热烈,联想广泛丰富,爱国爱乡之情油然而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美的感染熏陶,达到了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思想教育的目的。
注重朗读,在朗读中培养审美情趣。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正确的朗读能使人们体验到优美的韵味,把握住流动的气脉,产生出妙不可言的感觉。另外设疑激情,树立审美意识。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一堂课上,教师能有几个足以引起学生的情意活动,或有意创设情境的问题,就很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真情树立审美意识。例如教《孔乙己》可问“孔乙己叫那么名字?”“为什么一个人活在世上,连名字都没有”……这些问题虽小,但小中见大,不仅使学生能雅疑生疑,达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目的,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因为审美的目的就在于促成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审美关系,提高审美能力和发展人的审美理想,在审美教育中,有机地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用美的情感去陶冶学生心灵是十分必要。经常开展写作活动,强化美感效应。
美的鉴赏和美的创造有密切的联系。如果教师在学生获取美感之后,再组织他们进行写作,让他们通过写作体现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的思维具有更强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又可以让他们明白是非、善恶、美丑,提高审美判断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创新教学理念和手段 提高语文素养和成效下一篇:自主学习――学生发展的必备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