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教学过程与相关领域的行动过程具有一致性,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需要专门的理论指导,因此,应该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构建有别于普通教育教学论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
【关键词】:职业教育 职业属性 专业教学论
职业教育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一种教育,与普通教育或高等教育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专业鲜明的职业属性。职业教育的专业就其属性而言,是对相关职业领域里的职业群或岗位群的从业资格进行高度归纳、概括后形成的一种能力组合。职业教育专业的这一职业属性反映在教学中,集中体现为职业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与相关职业领域的行动过程,即与职业的工作过程具有一致性。
一、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特点
与普通教育或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学论一样,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也需要在教学的目标、过程、行动三个层面上展开,具有复杂性和多层次性,这是各级各类教育在教学方面都具有的共性。但职业教育的个性,即其职业性,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教育更加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以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为基础的教学目标,是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为导向的。这意味着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应在掌握基本的职业资格,包括职业技能、职业知识和职业态度(实际是职业道德)的过程中,着重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即以能力为本位。个体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其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个三要素整合的状态。在这里,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注重掌握技能、掌握知识,获得合理的知能结构;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及学习方法,要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注重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二,以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为基础的教学过程,是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的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这意味着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应以职业的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强调的是通过对工作过程的“学”的过程,获取自我建构的隐性的主观知识――过程性知识,一般指经验,并可进一步发展为策略,即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取尽可能大的效益,主要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而不是通过“教”的过程来传授实际存在的显性的客观知识――陈述性知识,一般为理论,要解决“是什么”(事实、概念等)和“为什么”(原理、规律等)的问题。
其三,以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为基础的教学行动,是以该专业所对应的典型的职业活动的工作情境为导向的。这意味着,职业教育的教学行动应以情境性原则为主、科学性原则为辅。职业教育的教学是一种“有目标的活动”,即行动,它强调“行动即学习”。所以,行为作为一种状态,是行动的结果。这是职业教育的教学特征之一。
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定位
综观世界职业教育,在教学中常常沿用普通教育或高等教育的专业教学论和教学方法。由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是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中的必修内容,因而在论及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地位时,总是和师资培养分不开的。为此,笔者以德国为例,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中专业教学论的学习归纳为三种基本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专业+教育学+心理学”。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学员在工科大学、综合大学,以及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或者在完成专业学习后,再接受普通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教育。这种“算术加”的方式难以培养集成性的“双师型”教师,只能依靠学生毕业进入职业院校任教后经过自身长期的经验积累与磨练,并依赖于个体的能力与天赋,才有可能对专业知识与教学知识加以整合。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基地及大部分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几乎都采取了这种模式。
第二种模式是专业教学论从属于某一学科专业,是非独立的。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专业教学论不作为一门专业科目单独开设,只是置于某一门学科专业之下。这实际上表明,专业教学论没有获得一个清晰的需要专门研究的位置,未能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理论。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的情况便是如此。
第三种模式是专业教学论是一门独立的专业科目。它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经济科学的思维方法,与教育科学的教学论、方法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事实上是架设在技术科学、经济科学等与教育科学之间的一座桥梁――一座自立于学科专业之外的桥梁。它之所以不从属于某一门学科,在于它是一门整合了专业科学与教育科学的学科,故应赋予其独立的研究地位。德国布莱梅大学采取了一种更加独立的“远离”工程师教育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方案。这批被称为“北德学派”的德国大学,被誉为“推动当今世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研究和教学的发动机”。
综上所述,根据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中专业教学论学习的三种模式,笔者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也归纳为三种模式,即基于教育科学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模式、基于专业科学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模式和基于“整合科学”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模式。
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发展前景
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理论研究考虑,应该有这样一种理性思考:如果我们将对职业和职业教育至关重要的“所有的认识”都看成是另一类科学,那么在此基础上创建一门独立的科学理论,就应是一个自然且必然的归宿。基于此,为不再延续将技术科学或工程科学以及经济科学或管理科学,以至社会科学领域里的“专业科学”作为职业教育的基准科学的做法,以德国布莱梅大学劳耐尔(Rauner)教授为首的职业教育家,提出了生成性(generienende)的教育过程与工作过程定向的“职业科学”(德文Berufswissenschaft的意译,笔者从学科术语的层次与对应等角度考虑将其译为职业科学,但由于其是一门涵盖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非纯理论”的科学,我国青年学者赵志群博士将其译为“职业技术学”,对此笔者将撰文另予讨论)理论,使得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了一个与职业相关的科学的框架环境和定位取向。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研究领域是一个充满着新鲜活力的处女地。尽管我国职业教育的基础性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但对肩负着为我国在新世纪成为高水平“制造中心”,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百万计的专门性人才使命的职业教育领域来说,也是一个借鉴。借鉴世界职业教育领域研究成果的一个最大的“试验田”,有志于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科研人员应该及时跟进,为之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朱小兵 安徽安庆 海军第一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24 01 )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教与学下一篇:日本生活作文对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启示例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