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课堂生成资源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文章首先给出生成资源的两种不同定义,并分别说明这两种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意义,阐述了在“资源生成性”课堂中教师应具有的基本素质,以及教师在资源优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生成资源 预设性 即时性 优化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文本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多元化的反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积极优化语文课堂中的文本资源、生成资源。
一、优化课程文本资源,促进知识动态生成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递和获取过程同时也是文本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智慧火花的体现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善于捕捉,适时优化,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激活学生思维跳动的元素,拓宽知识视野。
1.预设性生成资源的优化。预设性生成资源就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资源本身的特点,预先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开拓性的问题,引导他们按照设计的思路,促进生成,达到真正理解、获取知识的目的。
如:在教学《捕蛇者说》一文时,为了促进知识的自然生成,特预设了几个问题:
师:读课文,找出主旨句。
生1: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师:作者为了说明这一主旨,共写到了几种毒?何以体现?
生2:毒蛇之毒――触草木,尽死;以啮人,雅御之者。
生3:疫气之毒――呼嘘毒疠。
生4:赋敛之毒――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师:哪种毒最厉害?为什么?
众生:赋敛之毒。
我用预设性的问题作为切入口,优化课堂结构,一下就抓住了文章的要害,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促进了文本知识的自然生成,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
2.即时性生成资源的优化。即时性生成资源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为载体,随机产生出乎意料的问题资源。这些资源会给教师找到许多内涵丰富的教学视点,对此,教师不能轻描淡写的回避,应该迅速捕捉并积极优化处理这一动态生成资源。
如:在教学《背影》时,当我导入课文之后,要求学生品读课文,突然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紫毛大衣是从哪里来的?”这就是一个即时性生成资源问题,完全在我的教学预设之外。当时这位学生迫切的眼神不得不让我放下原来的预设,引导他从紫毛大衣的特点与父亲的穿着相比较,探究出父亲这些默默的行为背后所掩藏着的深深父爱:一个父亲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典当出去,却为儿子留下了一件昂贵的紫毛大衣。学生得到了谜底,兴致更加高涨了,接着又提出了两个问题:“文章前面为什么要交代我家的处境?”、“作者的母亲到哪里去了呢?”这时学生彻底把我课前的预设打乱了,于是我沿着学生即时生成的问题引导他们小组合作探究,最后明确:在祸不单行的日子里,在家庭出现即将崩溃的局面时,展现的是父爱;而母爱大多是在平静的家庭生活细节中才能得到体现。
三、“资源生成性”课堂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1.转变角色,积极成为课堂资源生成的促进者。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衡量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不再是单纯的计算老师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看老师对探究知识过程的处理,以及对即时性生成资源的捕捉、利用的技能。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不再是“教教材”,不再具有“知识垄断”的优势,而应该确立新的教育理念,实现角色的转变,积极捕捉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引导学生探究,教学生学会学习。
2.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让课堂成为资源生成的沃土。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上课时照本宣科,模式千篇一律,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对学生的要求是,认真听,认真记,做知识的容器。新课标则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积极探究,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师生的“多言堂”,为课堂资源生成提供肥沃的土壤。
3.利用教学机智,让课堂生成资源得到有效升华。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创造性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教学规律,通过灵活的思维、果断的决策,在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即时生成等偶发事件时体现出来的机敏和睿智。
课堂教学具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有的来自于教师、学生、媒体等,有的来自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干扰。现在,学生的见多识广不断地挑战着老师的“权威”;学生的聪颖睿智,会在不经意的时刻猝然而出,可能令人惊喜、可能令人喟叹。所以,教师要沉着冷静,因势利导,利用教学机智优化课堂上的“节外生枝”,让课堂生成资源在愉悦的氛围中得到有效升华,来演绎未曾预约的精彩!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生成资源”已经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追求预设生成资源,更要对课堂即时生成资源进行优化与利用,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江苏睢宁县张圩中学;2212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体会下一篇: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