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新一轮的语文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教师要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这对老师是一次机遇、一个挑战、一次考验,如何把新教材教好,提高运用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中?在语文新课改中经总结,得出以下经验:
传统的课堂,教师教的是基本的的技能和基础知识,注重是把知识、结论准确的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的听,把教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雅误的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新课改则强调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传统教学中的优势我们要保持,那就是狠抓“双基”,知识与技能是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目标。课本中的基础知识、重点知识以及知识间的联系,该讲的要讲,而且必须讲明白。学科基本技能必须加以训练,但要精讲精练。传统教学中忽视的我们重视起来。那就是要关注学生获取知积的技能与方法。在课堂上不能把定理、结论简单的告诉学生,过程和方法也是教学目标。“双基”目标要在过程和方法中实现,要给学生体验知识、探究知识的机会,要了解学生是如何做对的,如何做错的,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课堂教学还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不同的学生不同对待,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加强课前的“教学设计”,自觉预设师生、生生对话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尽可能做出预案。其次在课堂上要及时处理不断生成的问题。对于有价值的资源要善于挖掘并充分利用。
改变现行评价单一的检查,甄别和筛选功能,注重通过正确的导向、激励、诊断、反馈调节、反思总结、成长记录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在单纯强调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评价,而是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维评价,要将评价贯穿于教育学的全过程,注重日常评价、阶段性评价和期末评价的结合。评价标准既要体现大多数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又要体现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的多层次多方面的要求。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把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评价结果要用分数、等级、描述进行综合显示。
有鉴于以往的课堂教学漠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的差异,新课程标准将实现学生充分的个性化的发展放到突出的地位,强调注重个体差异,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来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以实现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由此可见,个性化教学已成为一个时代的课题,只有把个性化教学的新理念贯彻到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才能把语文教学的改革推到一个新的境界。
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探索者,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教学课本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其他同学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当然,不是说乱成一团才为妙,但一个开放的、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应该有他们表达意见的空间,适度的“乱”,在教师控制之中的“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加到教学中,让他们去创造性的学。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和评判者,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平等对话的参与者。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有效地组织学生参与课程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自求理解,自获结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对话,更多的发挥多重对话中的组织作用和启发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充分地发表意见。这一角色很像电视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主持人自己并不滔滔不绝地发表见解,而是千方百计地让现场的来宾和观众畅所欲言,而且也不追求最终形成统一结论。当然教师的角色与主持人也有差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坦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参与对话讨论,对于学生认识上的明显偏差,也应该给与必要的评说与指导。
经过几年的努力,一堂堂好课,一篇篇好论文纷至沓来,教改成果斐然。本着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原则,我们创设了多种探究模式:如问题性探究、亮点性探究、比较式探究、专题式探究、求真式探究、品读式探究、赏析式探究、感悟式探究、综合式探究等。我们还尝试将学生带入网络世界,用网络课堂实现教改的目标,得到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当然,我们也知道,新的问题、新的苦难在等待着我们去克服,去战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开端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VB程序设计教学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