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民族整体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大学生群体的消费行为呈现出特有的行为特点。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
大学生必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消费行为是否正常能反映出心理是否成熟和是否健康。因此掌握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点,是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观的前提。虽然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总体是良好的,但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和成长经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大学校园里情感丰富的学子们产生了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行为。
一、消费结构多元化,消费的总体水平较高,消费水平差距较大
近年来,大学生的消费趋于多元化,消费的形式和类型多样化局势越来越明显,与过去大学生主要的消费是生活费和购买学习用品相比,当今大学生的消费更趋多元化--旅游、恋爱、聚会、请客、手机、电脑、名牌服饰和化妆品等。同时,消费的总体水平较高,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消费水平差距较大。如有学者对武汉高校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在经济消费水平上存在着巨大差距,其中年消费最高的达到18500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2100元。
二、情感消费高,恋爱支出过度
由于现代社会知识和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和更加便捷,大学生的情感发展成熟期提前,加上交通的便捷,经济条件的普遍改善,当代大学生与同学、朋友、师生的交往以及谈恋爱等情感活动越来越频繁,而这些都离不开必要的经济支持,往往是一些学生的较大支出项目。有调查还表明,大学生即便有可能面临收支不平衡的状况,也愿意借款以应对他们认为必要的情感消费,特别是谈恋爱消费支出过度。有调查表明,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
三、追求时尚和名牌和攀比消费
大学生虽已成人,并步入高等学府,但仍是一个感性面较高的群体,并且受当今网络的影响,对新事物、新品牌很容易接受,同时独特、新奇带来的往往是流行、普及,使得大学生更容易成为追求独特、新奇、时髦的产品的消费群体。另外大学生的攀比消费也不可忽视。作为学生,是应该以学习为主,但现在,校园和社会生活消费太丰富了,社会上一些不良的消费行为也进入学校,特别是攀比消费行为。一些大学生除了个人生活消费品在购买时相互攀比,同学请客相互攀比,过生日及日常送礼也相互攀比,“礼轻情义重”被视为“陈腐观念”,贵重的礼物变成了衡量爱情、友谊真挚与否的主要砝码。从表面看,攀比消费只是学生一时的情绪化的行为,而攀比消费的深层原因是为了彰显所谓的社会地位。这是极其危险和错误的观念和思想。
四、消费雅计划导致超支,储蓄意识淡薄。
如前所述,由于大学生消费的多元化,一部分学生追求时尚和名牌的攀比消费或情感消费,使他们不按计划消费,花钱时也不考虑生活费能不能坚持到月底,导致生活费“赤字”,只好向周围同学借钱,并且大部分学生的储蓄意识十分淡薄。
五、消费的情绪性较大
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志趣爱好等并未完全成熟定型,因此特别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流行趋势的影响,比如广告宣传,同学推荐等,消费则表现出情绪性,即兴即买,冲动性购买往往多于计划性购买的情绪性消费的特点。并且大学生消费的情绪性还表现在消费上的连续性,如果消费一次后如果感觉很满意,很可能会连续消费同企业的相同或不同产品,并且还会推荐别的同学消费;若不满意很可能不再消费,并且这样的情绪性消费会在同学之间迅速交流,感染到周围的同学。
六、消费具有一定的集中性和从众性
每年的新生入学,使大学生集中消费的最高潮。这个时候,入学的新生带有充足的费用,老生也带足了生活费用,学生经济能力较强,消费欲旺盛,出现集中消费的最高潮。同时在各个节假日来临之际校园消费将进入次一级的消费集中期,形成了和社会相对应的“节假日经济”现象。另外,由于大学生具有高度一致的群体认同感,加上集体生活与通讯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使大学生中信息的传递有着高度便捷性和集中性,使得消费行为具有从众性特点。
七、消费的个性化明显
由于知识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青年大学生一方面心理的成熟早,独立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由于知识的爆炸式增长、新技术的迅速推广、产品的丰富多彩和新的信息传播媒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学生消费已表现出个性化的局势,如手机、银行卡、电脑、MP等物品已成为当今大学生的常用物品。
参考文献:
[1]甘碧群.消费者行为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施应玲: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调查分析[J].华东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汽车维修专业项目教学下一篇:“工学结合”高职课程实践教学评价系统的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