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工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如何使学生获得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运算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应注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学创新。
一、注重教学方法创新,引导学生发展创新个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方法的操作者,必须树立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自主探索学习能力的教学观念,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素质的持续、协调、全面发展。在《电工基础》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教师在做教学方法设计时,应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引导学生在主体活动中发展创新个性。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既要源于教材,又不困于教材,强化教学内容的可研究性,注重充实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增强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要变现有教材对知识点的陈述性排列结构为小课题探索研究性矩阵结构,强化知识点的过程教学,将平铺直叙、权威定论式描述方法改变为论证求解、层层剥笋的问题研讨方法。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寻找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上来,变学生被动接受教材知识点的继承性学习为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现象、总结规律的开拓性学习。
二、注重教学手段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认识
教师是课堂教学手段的设计者,不同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和课堂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教学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原有的教学手段如挂图、幻灯片、录像带等曾经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教学手段已很难适应现代化教学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教学手段创新。把多媒体计算机引进课堂,创设情景,促进学生的认识活动。
比如在“电动势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这一节教学中,电动势的形成学生最难理解。运用电路动画的手段,逼真地模仿出电源两极建立电场的全过程。正电荷运动的立体动画,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创新认识和真实理解。这样,通过多媒体教学,既化解了教学难点,也节省了板书和画图时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认识,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注重教学管理创新,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激活创新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笔者在课堂上保证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探索学习时间,做到启发并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在师生、生生交流中相互学习,与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建立直接联系,从思辨中感悟学习。以思维训练为目的,提倡合作学习,让学生能够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及时对学生的创新观点及合理想法进行评价。允许学生采取逆向学习法,从质疑中学习,从体验中学习,从辩论中学习。
通过上述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信任增加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教学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学生对《电工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水平不断提高。
四、注重教学评价创新,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评价学生
教师是学生的评判者,评判方法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新传统以掌握知识量的多少及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习好差的绝对静态评价标准,代之以学生的学习态度、进取精神、课堂协作、学习行为表现、自主探索能力、成绩上升幅度等发展过程的多角度、多层次动态评价标准。力求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即应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非智力因素的评价,走出单一以分数评价的误区,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评价学生。
在《电工基础》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以课堂教学在多大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了个性行为发展和思维能力发展为评估依据,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在做学科成绩评价时,将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协作学习时的表现,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是否积极完成作业等给出定性评价,按照一定比例纳入考试总成绩,作为学生平时的学习行为表现成绩分数,解除一部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心理上的后顾之宝,改变原来的“辛勤耕耘者未必有好收获”的状态,让理论基础较差、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获得相应的发展潜力分或教师的心理期待发展分,从而保护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上进心,通过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来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研究下一篇:对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