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提问是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一项基本活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句名言“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教师恰当的提问可以调节课堂的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合理的提问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造力。因此把握好课堂提问这门艺术将对教学产生重大影响。那么政治课堂提问时,那些方面值得我们注意呢?
一、课堂提问对教师有严格的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设计问题情景。提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好问题,组织好教学呢?
(一)备好问题。教师备课的时候,既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更重要的是备问题,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如对不对,是不是,学生只是简单的对答,这样只是表象的理解,而听不到学生独特的见解。培养不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所以必须用充分时间来设计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
(二)提高应变能力。当教师设计的问题提出后,一是学生的回答可能五花八门的,教师应有的放矢将回答的结果进行疏理。用一、二个词语使零乱的回答处于问题的周围。二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当学生不能回答,教师就要懂得如何去化解问题,降低问题的难度,如果教师没有应变能力或反应较慢,师生可能都被卡在那里,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评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必须作出相应的评价,这是学生的期待。而教师的评价是否合理,不仅关系着学生能否得到正确的结论,更关系着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学生回答问题时务必认真听取,迅速判断出学生答案中的合理和非合理成分,迅速判断学生的思维轨迹。这样,教师在评价时要充分肯定其合理的成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答案中的非合理成分,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其原因,注意语言的艺术,让学生心悦诚服。
二、课堂提问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这里所强调的“中心”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尤其是“学生的动”这个中心。教师的课堂提问必须首先使学生“动”起来,否则课堂是一潭死水。学生的“动”包括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只有让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中来,才能启动学生的思维;只有当学生通过自我的思维活动,解决了某个问题后,才有可能使学生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提高其思想觉悟。为此,在教学中,我首先把学生当做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看待,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是21世纪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主人,因而必须注重他们的主体性品质。如教初三政治“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这一框题时,为培养学生主体性,我改变过去那种依照课本直截了当地讲述青年历史责任的单向授课方法。首先提出“不同时代的青年,担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这一观点,让学生举例子说明。接着提出下面两个问题:①革命战争年代有志青年的历史使命是什么?②当代青年怎样立志做祖国需要的人才?让学生讨论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从而达到思想政治课育人的最终目的。
三、课堂提问应把握适时和适中。
(一) 适时。适时是指当学生的思路受阻时,教师看准时机,把握火候,在问题的关键点上加以“点化”,用语言的燧石去敲击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由“山重水复疑雅路”引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思维境界。而不时把学生问倒,更不是作为花絮点缀课堂。 为此,教师的点拔要点得准,点得妙,点在关键处。过早发问造成气氛紧张,学生内心茫然,容易造成课堂冷场。过晚发问,学生不需思考就能对答如流,使问题成为“瞎子戴眼睛,多余的圈圈”,毫雅价值。 为此,教师的点拔要点得准,点得妙,点在关键处。只有当学生的思维火花上下跳动,跃跃欲试,欲罢不能,欲求不得时,再加以点拔,才可谓点到好处。
(二) 适中。课堂提问难度要适中,既不可太难,也不可太易。歌德说过“想要得到聪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聪明的提问”。教师的发问必须新颖而又恰到好处,问题提的太难,则如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问题提的太易,又缺乏思考的余地。“聪明的问题”犹如悬挂在适当高度的桃子,既不可唾手可得,也不容易够得着。如问什么是民族,太浅,不如问如何理解民族的含义深刻。问民族和种族的关系如何,太露,不如问中国和日本属于同一种族,为什么却分别属于不同民族那样新颖含蓄。这样学生每想一个问题,就产生雅穷的乐趣,从而形成浓厚的兴趣,而兴趣一旦形成便会反过来激励学生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思维。
总之,在教学中,掌握更好的课堂提问技巧,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而且还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这二个方面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启迪学生的心智,从而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动起来下一篇:浅谈课堂教学中的两把钥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