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句古语说的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即预先设定,教学预设即教师在备课或实施教学行为时,对教学过程的一种“引领”,如预设怎样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预设课堂中的问题、预设课堂中的练习、预设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惑,等等。教师通过预测“学情”,预想“可能”,突出教学重点,简化头绪,使目标集中,成效凸现,为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预留“弹性时空”。
一、精心预设问题。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1,预设的问题是探究、合作后对知识理解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教师要随时注意抓住学生的灵光一现,适时地给予恰当的引导,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
案例:在教学“长、正方形的认识”一节内容时,我先安排学生自主探究,之后又安排学生在探究后,同桌之间把发现的结果相互交流。学生通过动手折、动脑归纳、动口表达,对于长、正方形的特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了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判断: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认为“对”的同学说:“刚刚归纳出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所以,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持相反意见的同学认为:菱形也是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菱形不是正方形。通过商量,大家都认为“正方形的确是四条边相等。”最后得出结论:“要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正方形,不仅要看它的边还要看它的角。”
这一练习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概念,还帮助学生树立了逆向思考问题的方法。我们引导学生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有收获,但是在探究后,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把探究到的内容整理、归纳。这就要求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要高于学生,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抓住学生探究后知识建构中的断点来设计。
2,预设的问题是在学生探究后对知识的概括总结。学生是知识学习、归纳的参与者,不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而独立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
案例: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我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对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先有个初步认识,然后和学生一起,把普通计时法的时间,改成了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又安排学生把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转换成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间。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判断:把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就是去掉时段词,在原有时间上加12。对吗?为什么?”同桌再次合作一起商量该如何判断,这次他们有了争议。发现归纳得不完整。
虽然练习的设计局限着学生,通过这一问题,学生发现,自己的判断不够准确。这一问题,帮助他们重新进行知识调整、归纳,在进一步练习中,更加完整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精心预设练习,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完整
预设中的练习是知识的巩固与拓展。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
案例:在教学长、正方形的周长一课时,我选择了在同一问题情境中设计练习,在一系列的练习中拓展知识。学生通过测量、计算推导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又在计算中发现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通过练习归纳出在已知周长情况下,怎样求长方形的长、宽,怎样求正方形的边长。
这组练习,使学生不仅仅推导了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还进一步拓展了长、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相关知识。这一设计使学生掌握知识更加全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更加全面地了解长、正方形周长的相关知识。
每节课都离不开教学前的预设,既要体现教学的基本要求,又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预设要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综合性,教师要辩证地看待事物,通过预设的问题和练习,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灵活。在教学过程中,把预设与生成有机地结合,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
(作者单位北京大兴区黄村镇第二中心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李彩英)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策略分析下一篇:案例教学在化工类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