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针对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现状,本文理论联系实际,从树立正确的音乐欣赏观、构建科学的欣赏教学模式两方面,论述了在音乐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音乐 欣赏 感受力 模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应该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现代音乐教育倡导“人性的回归”,音乐欣赏教学旨在小学阶段实施面向全体的音乐教学,通过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渠道、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逐步发展自己的音乐感受力。
一、树立正确的“音乐欣赏”观 1.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与生俱来 世界著名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完全没有音乐感觉的孩子是罕见的,几乎每个孩子都能理解和享受音乐,音乐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质。西方国家普遍认为。正规的音乐欣赏教育等到孩子满1、8岁,上小学之后才能开始,这一时期应注意给他们提供听各种音乐的机会,与他们交流听音乐的感受,以初步培养他们的音乐价值观。
2.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存在差异
由于学生自身因素及客观环境的影响,会导致音乐欣赏能力的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从自身的因素分析,由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脑发育状况,以及年龄、性别等,形成学生之间音乐欣赏能力的差异。客观环境影响更为多样,诸如居住环境、家长艺术修养、学校的教育方法等育人环境。均会形成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差异。教师必须遵循每个个体的现状,有的放矢地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促使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3.营造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
学生面临的环境(即所处的生活圈),有家庭的、社会的、学校的。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主要的,也是比较容易创设与调控,教师可以运用教育的力量使家庭、社会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尽量的扩大、强化,使家庭、社会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尽可能的缩小、减弱,从而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与音乐欣赏能力奠定基础。
二、构建音乐欣赏教学模式
欣赏活动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快乐地听”、“理解地听”、“分析批判地听”。美国作曲家柯普兰将音乐欣赏的三个阶段表述为“感觉音乐”,“感受音乐的表现力”、“真正理解音乐”。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课堂欣赏教学。按照整体性教学、分析性教学、综合性教学、创造性教学四个阶段完成,具体操作流程是:赏乐人情――参与动情――设境激情――创造达情。
1.赏乐入情,激发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发生兴趣,那他作出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程度。音乐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教学开始,在播放音乐时,教师与学生都要同时进入“倾听”音乐的状态,目的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欣赏教学活动中去,培养学生音乐听觉的感知能力。
在学习《游子吟》时,我轻轻地对学生说:“同学们,还记得三年前‘5・12’汶川大地震吗?在废墟中,逝去的母亲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身下是她的孩子,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的庇护他毫发未损,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救援人员看到屏幕上有一条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很多学生表示,对震撼人心的这一幕至今记忆犹新。我接着说道:“世界上最伟大、最雅私的爱就是母爱。母亲用她的生命全身心的爱着她的孩子,同学们,你儿时最早听到的一首歌唱母亲的歌还记得吗?我们就从《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一起进入今天的音乐殿堂吧!”
2.参与动情。初步体验
再次复听,引导学生逐段进行赏析目的是让学生从音乐的基础要素上去理解音乐,同时要有生活中的联想。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提高音乐课堂的情趣。教师在设计提问中运用一些音乐要素的卡片、图样、表格,让学生直观感知,对于有些主题旋律。让学生唱一唱、动一动,使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情感体验。
在学习演唱《游子吟》时,我范唱学生跟唱,继而提问:这首歌曲节奏有什么特点?怎么唱好它们呢?学生交流后明确了附点音符要唱得饱满些,前倚音要唱的连贯,就像妈妈和孩子一样紧密相连。这时让学生演唱第二遍,要求准确运用情绪。即:第一、二句要唱得亲切、温柔、深情地;第三、四句要情绪激动些,力度要强一些,但是也不能喊唱,表达儿女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深情,而且第四句稍微弱一些,给人一种回味的感觉。
3.设境激情,心灵共鸣
“设境”就是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情绪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为了巩固所学内容,必须进行全曲的综合性欣赏,进一步了解曲子中乐句、乐段的作用、地位和用途,了解乐曲风格和情感发展升华和变化过程,进一步熟悉音乐,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更进一步了解。从而使学生在流动的音响中得到心灵的共鸣、精神的满足、情感的陶冶。
我先用PPT出示《游子吟》前两个乐句,提问:“从诗句看,穿上这样的衣服感觉怎么样?从音色上来讲,谁更适合唱这一乐句呢?”学生回答:…意恐迟迟归’说明母亲担心儿子归来的晚,这句话更适宜男生演唱。”接着出示后两个乐句。我深情地说:“母亲的恩情重于山,你们想报答自己的母亲吗?用什么样的演唱方式可以表达大家想报答母亲的迫切心情呢?”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学生们明确了:第一段,前两个乐句领唱,其他同学哼鸣,后两个乐句齐唱;第二段先分男女生唱,再轮唱,最后结束句渐慢渐弱。从而满怀激情地放开歌喉,将自己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都投入到歌曲中。
4.创造达情,活跃课堂
“创造”是指在学生巩固应用认知成果的同时,向一个高层次发展,使学生在知识的应用、拓展和延伸过程中尝到学习活动的乐趣和情感的满足,是学生亲自体验音乐的一种方式,也是对音乐深化理解的一种体现。在学生掌握歌曲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二度创造,如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演唱形式、力度的变化、改变歌词、创编舞蹈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表现对音乐理解的活动之中。
在学习完《游子吟》后。学生们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有的唱,有的跳。有的吹,有的敲,有的编舞,有的用竖笛给曲子伴奏,有的表演唱,整个教室顿时沸腾了,课堂气氛也变得非常活跃。
音乐欣赏教学,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学习音乐,有较多发挥自己的才能的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及审美后的愉悦,逐渐从被动到主动。从模仿到创造,从依赖到自主,从雅把握到有胆有识,最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欣赏能力,对于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大有裨益。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下一篇:克服中职生数学课堂学习障碍之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