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抓住重点词、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篇课文或一段话,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地、平平淡淡地念一两遍就了事,而应布置预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这样就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如《草原》一文,主要描写了草原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的愉快心情,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雅限热爱之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读中去理解、感受。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找出描写草原景色的词语、句子。然后再思考这些词语、句子描绘了草原怎样的特点?学生带着问题读完课文后,很快就从课文中找出了答案。这样,学生就能较快、较准确地理解掌握草原的风光特点,同时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草原优美的风光所陶醉。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也很注重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比较,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我觉得这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抓住作者思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在默读或朗读过程中掌握课文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抓住文章的中心,精心设计几个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为了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精心设计了几道思考题:1. 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词句,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2. 闰土对“我”说了哪些事?“我”对哪几件事印象较深刻?为什么?3. 读了课文,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后,小组交流学习。教师逐一提出讨论,学生很快就能清楚课文主要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
三、抓住课文题目,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文章的题目犹如人的眼睛,透过题目的眼睛,我们能看到文章的灵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给学生理解题目的方法,从对题目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对我们迅速地阅读分析文章,对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中心思想有很大帮助。在教学《可爱的草塘》一文时,紧紧围绕文章的题目设计几个思考题:1. 你是怎样理解课文题目的?2. 课题中的重点词是什么?(可爱)。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就能紧紧围绕重点词“可爱”进行深入学习,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很快理解和掌握了。在教学中,通过反复训练学生辨析课题,抓住重点,使学生既掌握了文章的思路和中心,又学到了一种基本的读书方法,阅读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四、抓住课后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篇文章的课后问题它往往贯穿于整篇文章内容之中,解决课后问题是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体现。课后问题是解决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钥匙,在教学中,教师侧重教学生认真钻研课后问题是学生掌握学法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在学习《太阳》这篇课文时,出示课文后的思考题:课文写了太阳的什么特点?它和我们人类有着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认真思考,掌握阅读方法,学生很快就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即课文先讲太阳远、大、热的特点,后讲太阳和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这样,学生基本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在掌握了阅读方法之后,阅读能力也随之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五、教给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预习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一篇课文,学生通过预习,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然后带着问题学习,这样阅读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授新课,就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先把预习纳入首要任务带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我通常的做法是:1. 预习要求明确具体。即:①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理解词语。②找出重点段,试着分析课文;③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果。2. 根据不同的教材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如在教《挑山工》一课时,我让学生课内预习,运用标记法边读边思考,用不同的符号划出重点和疑点,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疑点,我就引导学生利用集体的智慧进行讨论,共同释疑,这样学生就逐步掌握了预习的方法,从而也激发了阅读兴趣,培养了阅读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中技类学校职业指导实训课程初探下一篇:案例教学在教师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