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地方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并对如何提高地方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医学院校;就业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指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适龄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15%―50%时,该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我国“九五”计划确定,在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1%的目标在2000年提前得以实现,2008年已经达到23%。经过几年的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当然,高等教育大众化,一方面能缓解升学的压力,但另一方面使得就业问题上的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在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也发生了质的转变。医学毕业生由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就业难度日趋加大。加上卫生改革使一些医疗机构受区域卫生规划的影响将被撤并,受市场竞争的影响使一些医疗机构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遭到淘汰,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一、地方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1、医生毕业生就业选择面不宽。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决定了他择业的专业性,医学生不管选择医学方面的什么专业,传统的择业方向就是当医生,很少选择自主创业,加之,医学生专业技术的提升本生需要到医院继续进行实践锻炼,才能让自身的技术成熟,所以,他们毕业以后很少选择自己当老板。即使是自己选择开私人诊所,问题也很多,首先私人诊所的审批过程非常的复杂,需要对设备器械、人员素质、行医资历等各个方面进行审查,不像开私营商店走几个程序就可以挂牌营业。即使通过审查颁发了执照,刚刚毕业的学生还缺乏临床经验,很难自力更生,更何况医学生毕业一年后才可以考职业医师证,而在此之前根本没有行医资格。因此,在就业本来就供大于求的情况,加之择业面的狭窄,就使得竞争就更加的激烈。
2. 医学院校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首先,很多医学院院校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专业结构设置不够合理,因为医学各专业供需不平衡,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医学检验、口腔、护理等专业需求旺盛但毕业生少,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等专业毕业生多,但需求不旺。其次,专业招生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例如社会上长期对医学各专业地认识的误差,加上学生及家长在填报志愿时有一定的功利性,所以选择临床专业的学生较多,而许多医学院校只根据报考人数多与少而不是从社会需要及其变化趋势考虑,盲目扩招,造成临床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压力就更大了。
3. 毕业生择业的期望值过高。医学生学制一般是5年,时间比较长,成本比较高,家庭和社会对医学生的期望值很高,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飞黄腾达。当然,这一方面能促进医学生努力学习,但是另一方面也使得医学生在择业的时候好高骛远,往往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的不良印象。这一点在地方医学院校特别明显,地方医学院校的学生学习时间是在二级城市,毕业以后都希望能在大城市工作,但是,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中心城市,每年需要的医学方面的毕业生不多,甚至在一些大中城市的医疗人出现饱和的情况,对医学生需求量小。这一现实与医学生的需求恰好相反,他们不愿意到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农村乡镇医院,但其实,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小城镇、农村基层、边远山区和缺医少药地区是最需要毕业生的地区。
二、促进地方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措施分析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医学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心态,降低就业期望值。把政策激励与思想教育、舆论引导结合起来,把尊重个人意愿与组织选派结合起来,利用先进典型、榜样模范的示范作用,鼓励医学毕业生将实现个人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统一起来,树立到西部、基层就业的观念;帮助医学毕业生转变苛求专业对口的狭隘观念,拓宽普遍认同的就业意向和渠道,促进其在相关衍生领域的就业;正确疏导医学毕业生的思想心理压力,帮助其做好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各种准备,增强就业信心。
2、做好职业规划。就业不仅仅表现在毕业阶段,要贯穿整个大学阶段,从大一开始,大学生就应该把学习和求职联系起来,做好职业规划。在这一点上,学校可以开设这方面的专业课程,帮助学生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医学技巧的同时,也应该积极的了解就业信息,全面做好就业准备。
3、调整心态,降低期望值,拓展就业渠道。部分学生就业的时候过分看重用人单位的地理位子,薪资待遇,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印象,医学生要提高自己的就业机会就要调整心态。
首先,积极推销,展现自我。在上个世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医学专业炙手可热,加上“文革”前大学毕业的医务人员又恰好处于退休高峰期,医学类毕业生供不应求。随着近年来各高校连续扩招,医学教育不断发展,医学类毕业生增长很快,社会对医学类毕业生的需求明显下降。医学生若不积极主动地去推销自己,参与竞争,往往会坐失良机。
其次,降低期望值,要明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时期,医学生就业的思想也应该与社会同步,优先抢占那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发展的后劲足,发展空间广。
第三,拓展就业渠道。医学生专业性强,但是也不必过于拘泥于专业对口,医学生也要敢于到那些与医学相关的专业或者邻近的新兴行业就业,如保健、康复、美容、医药、家庭护理、计划生育、临终关怀、养老院等:要敢于从事相关职业,一些交叉学科的专业人才如保险公司的医药核赔师、医药公司的医药代表、专门处理医疗事故的律师;要敢于到那些新办的外资或私营的医院去。
参考文献:
[1]吕春,赵忠明.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医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3.
[2]王朵勤,孟楠 医学生就业情况分析及对策 [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2.
[3]朱慧,赵金秀,吴弘萍.医学生就业观现状的调查和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2008.3.
作者简介:李彦(1919―),女,重庆人,泸州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讲师,硕士,主攻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泸州医学院2010研究课题“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地方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花园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践与思考下一篇: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