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美术教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师在让学生了解美术给生活带来美的同时,还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创造美的愿望。
【关键词】:转变观念 培养兴趣 发现教材 体现价值
美术不仅是一种文化和技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还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要上好教育资源薄弱的农村美术课,教师一定要“对症下药”。
一、转变观念,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要让学生了解美术,对它产生兴趣。可以与学生谈谈美术对生活的影响,如建筑业的发展、书籍、各类活动的策划、装潢、服装等。让学生从中了解原来美术可以创造如此多的社会价值,了解学习美术是大有用处的。从而让学生消除传统观念的不良影响,以及消除对美术课的轻视。
二、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教师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当学生想表达对事物的认识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时,就会受到鼓舞。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热情,给他们创作的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先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正确引导,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发掘乡土教材,变废为宝,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农村孩子受经济条件的限制,美术材料短缺。因此,农村美术课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材料,如家里的旧挂历、旧毛线、饮料瓶、芦苇杆等,可以教学生编织出漂亮的艺术品,同时又可以应用于生活。装点生活。让学生在体验自我价值的同时,发现原来学习美术不仅是用笔画,许多生活用品的制作也源于美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通过对手工作品技能的学习,进行自我创作。
四、改变教学模式,寓教于乐
因为农村学校条件的限制,很多课程不能开展,如果教师局限于学校现有的条件,那么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只能简单地讲讲,甚至让学生上自习课了。我们应该利用农村现有的条件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比如雕塑课,不妨让他们回到玩“泥巴”的时代,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红泥。在课堂上,教师从儿时的“捏娃娃”游戏开始讲解雕塑,使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农村孩子兴趣的乐园,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还可以让学生的表演艺术与美术课堂相结合,如简笔画和服装设计等。
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于死板地传授知识,应该以兴趣为引导,利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创设兴趣的课堂氛围,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学生兴趣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要思路活跃、方法新颖。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兴趣,才会积极思考,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五、发现学生的价值
美术课上,笔者经常发现,学生的创作各有其独具魅力的地方。尽管有些创作还较欠缺,但是,当你换一个角度去欣赏时就会发现,它也是很完美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有些学生以前很少绘画,学习成绩也不理想,但当他们向笔者交作品时,笔者一般都会给他打个“优”但这样其他画得较好的学生不乐意了,问道:“老师,为什么他画成那样也是‘优’?”于是,笔者给他们欣赏课本中的“抽象派和印象派”作品,让学生有了得“优”的理由。
作为学生走上美术创作之路的启蒙者,美术教师需要用真诚去点亮孩子心灵的苍穹,燃起他们艺术的火花。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湾里第二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谈谈如何培养小学语文自学能力下一篇:浅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