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一、以生活之境感数学之魅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学生对生活是最熟悉的,从生活中产生问题,会使他们产生亲切感,从而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
例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笔者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
上课开始,课件出示:肯德基标志、CCTV。
师:它们都表示什么?
师生交流。
出示四张扑克牌:5、8、10、A。
师:这是四张……
生:扑克牌。
师:玩过吗?
生:玩过。
师:扑克牌还可以玩出数学呢!我们可以来算一算24。这里的四张牌,24怎么算?
生1:5+8+10+1=24。
师:可是这里没有1啊?
生2:A表示的就是1。
师:扑克牌中还有哪些是用字母来表示数的?
生3:J表示11,Q表示12,K表示13。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是我们讲授每一节课时给予学生的第一感知。在教学时,笔者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用扑克牌算“24”,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地导出用字母表示数,从而渗透了数学来自于生活的思想,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魅力。
二、以操作之境享数学之美妙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让学生动手进行实践,在操作中学数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要让学生学会“做数学”,就要在“做”字上下功夫、做文章。只有放手让学生“做”,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笔者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操作情境:
师:请每个学习小组拿出课前制作的各种各样的三角形,先找到三个内角,把每个角标上序号。要求:先试着研究自己的三角形,然后再共同研究小组里其他同学的三角形,看看各种三角形内角和是不是一样的。
(学生动手操作试验,在小组中讨论问题。)
组织学生汇报。(测量的同学边汇报边板书,剪拼的同学利用投影汇报。)
生1:我们小组用量角器量出三角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然后把3个内角的度数相加,发现有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有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1 °,还有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4°。
师:直接量的方法挺好,虽然测量有误差、不准,但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都在180°左右,究竟是不是180°呢,谁还有别的方法?
生2:我们小组把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剪下来,然后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直角,再加上三角形原来的直角,这样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可以把它们的三个内角都剪下来,这三个角可以拼成一个平角,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能想到这个方法不简单,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了一个平角。谁还有别的方法确定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
生3:我们是先将一个角折过来,使它的顶点落在底边上,再把另外两个角也折过来,这样三个角正好拼成一个平角,所以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我们要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实际上就是想办法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凑到一起,像剪和折的方法,看三个内角拼到一起是不是180°,都是借助我们学过的平角知识来解决问题。
在课堂中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以达到答疑解惑的目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的认识是一种感性的认识,是外在的直观的印象。学生探究意识强,想出了多种方法,如测量、撕拼、折叠等等,并针对问题进行了辩论,用多种方法、从各种情况发现并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促使了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和理解到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了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又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时,练习中让学生判断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第一次教学笔者就和学生说了一下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可是在后面碰到这样的练习时,学生还会回答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第二次教学,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操作情境:
师: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有说是、有说不是的,意见不一。
师:看来同学们的意见不一啊。那我们动动手来亲自验证你们的结论好不好?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的纸片,动手操作。
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有沿着两条对角线对折的,有沿着平行四边形两条底边的中心线对折的,有拿起剪刀剪起来的。学生边操作边互相交流:不是轴对称图形呀,可看上去好像是的呀。
一会儿,拿起剪刀剪平行四边形纸的生1大声喊起来:“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请你上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1:大家请看,我沿这条对角线剪开后,变成了两个一样大小的三角形,把这两个三角形这样一叠,不是重合了吗?(这位学生把两个三角形转成了一个方向,两个三角形重叠在了一起。)
师:是呀,现在这样一叠两个三角形是重合在一起了,那其他同学同意他的结论吗?
教室里沉默了一会儿,生2站起来质疑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是: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而生1是剪了以后,还把三角形翻了个个儿再重叠在一起,这样能算是轴对称图形吗?
师:是呀。我们再把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再理解一遍,然后说说平行四边形到底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在学生热烈讨论的过程中,笔者观察到学生的主要争论焦点是“折”还是“剪”。争论结果是全班一致同意:平行四边形随便怎么折,都不能使折痕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而生1是把图形剪下来后,再调整两个图形的位置后重合的,这样不符合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所以,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笔者让学生亲自动手去验证,在折、剪、重合的过程中,学生领悟到了要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首要条件是“折”,然后再看“两边的图形是否重合”,学生在经历这种怀疑、操作、讨论、辨析的多角度的实践和思维碰撞后,真正理解了“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这个结论。很显然,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让学生动手操作远比笔者直接告诉要实在得多,更能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三、以对话之境明数学之缘由
对话,是新课程改革带给我们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是课堂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在对话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雅拘雅束、自由宽松的空间,处在良好的氛围中,学生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才会积极思考、主动质疑,才会体验真情,充分发挥思维潜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对话。
例如,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第1 页“练一练”中的第一题1(2)是这样的:标出点D( ,1)、E(10,1)、F(9,4)、G(1,4),并顺次连接D、E、F、G、D,围成的是什么图形?
教学时,学生标点、连线,并交流判断结果。
师:为什么说围成的图形是一个梯形?
生1:因为它的上下两条边互相平行,所以它是一个梯形。
生2:因为它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所以它是一个梯形。
师:那么,它的上下两条边为什么平行,而左右两条边却不平行呢?能否从数对的角度说一说理由?(稍停片刻,同桌讨论后集体交流)
生3:(配合手势)因为D点和E点都在第一行,F点和C点都在第4行,所以上下两条边是平行的;因为D点和E点相隔4列,F点和G点相隔2列,所以左右两条边不平行。因此,围成的是梯形。
师:大家同意吗?
生:(异口同声)同意!
师:看来,弄清数对之间的联系,更有利于我们解决问题。
在标点、连线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判断围成的图形是一个梯形。至此,问题得到了解决,也达到了教材要求的教学目标。但是,教学时笔者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通过连续的两个“为什么”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在学生重新审视刚刚获得的结果的过程中,不仅“知其所以然”,而且加深了对梯形特征和数对意义的理解,有效增强了学生对数对的敏感程度,并明白数学知识的因果联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只有精心创设新奇有趣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才能引领学生走出数学苦旅的沙漠,奔向生活数学、活动数学、对话数学的绿洲!
(作者单位:江苏省雅锡市石塘湾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基于课堂观察的教师言语运用有效性的实践下一篇:高职语文教学应重建教育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