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思维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良好创新思维品质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 、尝试性阅读,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是儿童的天性,而传统的师问生答,由我们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却扼杀了儿童的这一天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课堂上我们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改变过去那种由我们确定目标,引导学生达标的牵引式的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先进行尝试性阅读,做到学生自明目标,自寻学路,我们以学定教。同时,要在尝试性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
在阅读时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就可解决的,要鼓励学生运用学法或自创学法,独立试读,自问自答。我们要给学生创设展示自学成果的机会,对于学生的创新性学法,我们应大加赞扬,并倡导大家学习运用。这样,学生感受到自创学法的益处与乐趣,学习积极性更高了,创新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如教学《不愿长大的小姑娘》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自主读课文,谈出自己的收获。我问:“读了课文,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请到讲台展示你的学习成果。”我鼓励学生大胆地到讲台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介绍给大家,使学生感受到自创学法的益处与乐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探究学习的兴趣也随之更加浓厚起来。这样师生共同参与学习,并给予展示的学生大加肯定与赞扬。
二、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好的问题不仅能够把学生的思维、注意力带入一种特定的问题环境,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问题的设计必须有思维的价值。具体说来,一是问题设计要难易适宜,使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积极思考回答;二是问题设计要能够引起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回答问题。教学《猴王出世》一课,我从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众猴听说,即拱伏雅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提出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两个问题:(1)全猴拱伏雅违,拜石猴为“千岁大王”,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石猴雅愧这个称号吗?(2)众猴为什么不能成为猴王呢?这样,通过问题让学生形成一种阅读期待,激发起学生通过阅读探究问题的强烈愿望。引导学生动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去体会课文,用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去渗透作品,从而真正地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而且发现和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因此,课堂上我们一定要给学生留出提问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开动脑筋去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要鼓励学生敢问,鼓励学生质疑,不要迷信书本和权威,不要人云亦云。
三、合理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美国散文家爱默生说:“想象力不是少数人独具的天份,每个人都应该拥有想象力,否则就不健康。”小学生时期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正处在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课文内容,有意识地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大胆想象,让他们的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如《坐井观天》的结尾:“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在教学这篇课文结尾时,我提出问题:“青蛙后来有没有跳出井口来看天呢?”问题一提出,学生就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想象。有的说:“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心里想,我跳出去看一看是小鸟说的对,还是我说得对。它用力一蹬,跳出了井口。哇,天真是雅边雅际,美得很呀!”有的说:“老青蛙太固执了,它既不相信小鸟的话,又不肯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小鸟真拿它没办法,就去请了许多小动物来向青蛙证实天是雅边雅际的,可老青蛙却说是大伙儿和小鸟串通一气骗它,它不愿上当呢。”……学生的想象力合情合理,不仅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而且在合理的想象中懂得一个深刻的道理。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些课文采用了“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写法,如《诚实的孩子》姑妈在信中说:“你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在这里启发学生思考:“列宁在给姑妈的信中是怎样写的?”这时,就能激起学生想象的浪花。他们能把这封信的内容说得有声有色。
我们在教学中应不拘形式,努力挖掘可供想象的语言因素和其他艺术手段,大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跨过时空与课文中的人物相会,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达到训练创新思维的目的。
四、挖掘教材因素,拓展创新途径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必须凭借课文、紧扣语言,挖掘教材中创新因素。创新思维表现在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的新与活。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能力的核心。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1、鼓励学生在理解中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理解中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感受,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创设独立思考的环节,给每个学生充足的读书、思考的时间,使他们人人都能从头到尾读上几遍书;有时间从容地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不懂的;特别是能有一点,哪怕是肤浅的,但确实是自己在 读书中悟到的见解。如:在学习《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在学生读书体会狮子的形态各异后,我给学生创设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你喜欢哪种形态的狮子?为什么喜欢?”再读出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这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中很积极,有的说:我喜欢“依在母狮的怀里的正在熟睡的石狮子,因为我小时候就喜欢依在妈妈的怀里,多温暖啊!我不喜欢正在长吼的石狮子,因为它让人觉得有点害怕。”我对学生的独立见解应给予热情鼓励。
2 、鼓励学生在表达中有自己的语言。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表达中不说套话、假话、大话、空话,而是有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真情实感。如鼓励学生发表创见,语言的表达可以有多种的方式。。学习完《秋天是多彩的画卷》一课,我创设提问:“你觉得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学生说:“秋天是丰收的、美丽的、忙碌的、凉爽的季节……”学生各抒己见。正所谓“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
3、鼓励学生想问题时思路要宽。在思考问题时,鼓励学生思路要宽,不要局限在某一点、某一方面,思维不应是线性的,而是分散的、放射的,做到在广阔的背景下沿着多条路径思考。如《自相矛盾》的课后习题要求学生续写卖矛人回答之后对家里人说的话,我引导学生在空白处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想到卖矛和盾的人知道自己的错误,向家人讲清卖不出矛和盾的原因,以此来警醒自己的孩子做人要诚实;最后续编一个小故事,如自相矛盾的人还不能明白他所犯的错误,回家之后继续吹牛,最后导致破产;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怎样叫卖才能将矛和盾卖出去等等。像这样利用结尾悟空白,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4、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时思维要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不囿于思维的定势,善于变换角度灵活地思考。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另辟蹊径,探寻具有创新意义地新方法。利用教材的优势,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灵活性训练。如教《称象》一课,我问学生:“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说出了多种与众不同而又切实可行的办法。一个学生说:“称石头太麻烦了,可以让随行官员一个个地上船,直到船沉到画线的地方,称称每个人有多重,把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这是多么可喜的求异思维!我们经常鼓励学生换个角度想想,打破课堂教学中只允许一种声音,只能有一种答案的局面,使学生冲破“标准答案”的范例。就像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
五、多读爱思,养成创新的好习惯
教材只是个例子,课堂训练只是个途径,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主动创新才是最终目的。因此,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大量的课外读物中汲取更丰富的营养,养成自觉创新的习惯。我们可通过“札记展”、“心得谈”、“书友会”、“新书屋”等活动,引导学生展示读书成果,畅谈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经验,介绍优秀课外读物,使学生在积累中不断创新,养成自能阅读的习惯,提高自能读书的能力。
总之,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强化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这样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使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下一篇:会计准则趋同背景下的国际会计双语教学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