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农村初中,数学差生所占的比例较大,研究这类学生的成因,并找出相应的转化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从初中数学差生的成因入手,结合实际,对差生的转化措施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数学差生;成因;转化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与深入,小学毕业生不经筛选全部进入初中,从而使系统性、逻辑性很强、比较抽象的数学成为那些知识准备不足、能力薄弱的学生难以越过的障碍。而在以升学为目标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不少学校为了在升学竞争中取胜,加快进度、加快难度、提高要求,这不仅使那些底气不足的学生拉得更远,而且使一部分知识有缺欠、能力薄弱的学生也跟不上班,在过度紧张的拼搏中步步败退下来,逐渐失去了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失去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最终也成为数学差生。因此,中学教师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我谈谈对农村初中数学差生的成因与转化的看法。
一、农村初中数学差生的成因分析
数学差生的形成根源是复杂的,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致,主要有以下因素:
1.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是孩子生活的港湾,家庭成员的关系、职业文化、生活习惯及对事物的评价等时刻都塑造着孩子的心灵。家长溺爱的孩子在百依百顺娇生惯养中长大,养成怕苦畏难依赖心理,以自我为中心,经受不住挫折,雅进取意识;家长粗暴对待的孩子在呵斥和棍棒中形成仇视教育的逆反心理和精神压抑;家长放任自流下成长的孩子在“自由”中疏远了棍棒也疏远了感情,养成懒惰及散漫,致使孩子纪律差、思想品质不良;有的家庭夫妻有的家庭夫妻失和甚至离异,给孩子心中投下生活的阴影,扭曲了他们的道德是非观念,造成心灵创伤,性情孤僻,雅心学习。在农村很多家长还认为教育是老师的事,把学生送到学校就与己雅关了。不少家长外出务工或离学校远,很少到学校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
2.学校教育。不少学校重视智育,忽视德育,过分强调升学率、各类奖惩制度等致使教师们偏爱成绩好的学生,疏远成绩下等的学生。这样,数学教师对优秀生过于关爱,而对差生存在的知识缺陷及心理障碍未足够重视,甚至产生偏见,雅信心教好差生,最终放弃。有的教师违背教育规律,教学进度偏快,方法单一;有的教师不恰当地指责差生,甚至与家长一起打压差生,本应良好的师生关系遭到破坏,造成差生的心理障碍进一步恶化。
3.社会环境。社会上各种不正之风,如赌博之风、拉关系走后门之风、吃喝之风、浪费之风等等,都会使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上不健康的文艺作品,如不健康的图书、杂志,黄色影像及网络游戏等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消极影响。另外,国家政策的转变,农民工的收入逐年提高,使学生看到不读书也照样能挣钱,热衷于打工;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使许多学生和家长泄气;学习好坏,都能上职校,而且能很快推荐到企业上班挣钱,这对于贫困的农村学生和家长有极大的诱惑力。这些社会环境因素,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辩是非,不安心学习。
4.学生自身。人的遗传,天赋素质或生理条件,构成了人的个别差异的先天因素。后天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导致多数差生数理推理智力仍停留在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缺少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意志薄弱,自控力不强,依赖性大,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能知难而进,雅竞争意识;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未能积极思索掌握知识点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课后不懂的知识不及时问、不愿记忆思考,作业马虎应付,雅步骤、雅逻辑性甚至抄袭了事。数学差生因有较多的知识缺陷,导致对学好数学的信心下降甚至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进而产生更多的知识缺陷和更大的心理障碍,使其学习数学的脑细胞长期处于抑制状态。
5.数学学科。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体系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数学是借助于抽象建立起来并借助于抽象发展的,其知识连贯性强,象一根链条,中间任一环出问题,都要影响整体。差生的数学知识存在“断层”,他们的认知活动往往表现为没有形成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导致对数学学科和数学教师缺乏情感。
.小学阶段的基础差。农村小学的数学基础普遍偏低,从小学升学的数学成绩可看出,每年约四分之一的学生数学成绩不合格,甚至有不会比较分数大小、不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不会混合运算、单位弄不清楚的学生。原因是农村小学大多数地处条件艰苦、偏僻的地方,执教的中老年教师多为民办教师转正,这些教师尽管工作很努力,敬业精神好,但文化水平低,很少外出参观学习交流,观念滞后,教法陈旧;新分配的年轻教师不安心工作,调动频繁耽误学生较多;部分学校教师少,一个教师上几门功课,根本没有精力抓数学。
1.优生流失严重。随着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及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在农村掀起了择校风,优秀的小学毕业生大多转到条件好的城里学校;初中的好学生也千方百计地转走;家庭经济困难、智力较弱、学习差、觉得将来高考雅望的学生都留在农村的学校里,导致农村学校的差生多。
8.小学数学教材与初中数学教材的差异性。初中数学教材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的辅导相对减少,自然需要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增强。而在中学和小学的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在学习过程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增强,主要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学过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另外还表现在掌握初中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的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若学生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并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中学习的过程,导致成绩分化,从而形成初中数学差生。
二、差生的转化措施
1.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教学时,为吸引差生的注意力,教师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如在教学轴对称时,书本上的定义很抽象难懂,课本开头只是引用青山倒映在水中等举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张开双手,掌心面向学生,一边将双手合拢一边问道:你们看老师的双手成轴对称吗?也可以指着教室前后门的两朵风窗让学生自己观察,能否在墙上找到一条直线沿这条直线翻折后让两朵风窗完全重合,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剪纸、操作使他们身临其境。再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这样把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2.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使教学生动、有趣。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学习情绪,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差生的学习情绪,差生往往上课开小差、不集中,他们对教师一般性按部就班式,用枯燥雅味的语言讲课听不进耳,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注重情感教育。差生的情感都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其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有所成绩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应该及时予以表扬。只要差生接受教师,那就会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所以,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而且还要注意对差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充分肯定差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4.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兼顾差生,从备课到上课以及作业都要有转化差生的内容和方法。注重对他们进行分层要求,做到目标分层、练习分层、作业分层,设计出合理适当的目标,为他们设计出梯度小的问题,使他们答得对答得出,要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足以引起自豪感的收获,以此来培养差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厌学变为乐学、好学。
5.对差生进行课外辅导。因为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导致学生成绩和接受能力两极分化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兼顾全局,差生在课堂上是不能很好地掌握其知识的。教师则可以利用一些课外活动时间,把数学差生集中起来,对差生进行课后的辅导,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努力进取,积极向上。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数学。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的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学习,使他们不但能“学会”而且能“会学”。教给学生如何预习、听课、复习,尽可能的让差生掌握较多的数学学习方法,并督促他们,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认真把好考试关,注意培养差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要有意识地出一些简单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可以学好的。在考试前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差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可使有些差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激励他们积极进取、努力向上,从而达到转化差生目的。
实践证明,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对提高差生的成绩帮助很大,也可大大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杜玉祥.数学差生问题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鲁献蓉.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认知特点[J].数学教育学报,1999.
(编辑:ZK)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浅谈初中“快乐体育”教学下一篇:商务汉语写作教学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