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本科新生学习风格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复制链接]
查看: 841|回复: 2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797
发表于 2020-8-8 13: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大学生学习风格是了解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某地方高校408名本科新生的学习特征进行了学习风格、问卷调教师访谈等调查研究,并结合学习成绩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发现:从对信息的加工角度,大一新生更倾向于活跃型,从对信息的输入角度,倾向于视觉型,北京生源活跃型明显高于外省市生源;活跃型与沉思型两类学生在英语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序列型学生的高等数学成绩显著高于综合型学生。根据结果分析表明,应重视对大学新生第一学年学业规划的引导,加强对大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对学生的差别化的指导,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地方高校;本科新生;学习风格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123X(2011)11-0209-03
  学习风格也称学习方式(Learning style)是指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反映了个体意志行动方面的特征,具有独特性、稳定性、二重性的特点,国内外教育心理学、学习论、课程论等学科的学者就其内涵进行了不同方面的探究。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其认知、情感、意志水平都趋近成熟,独立的认知特点、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稳定的控制能力使得学习风格显示出稳定的特点,了解其学习风格水平,有助于个体掌握良好的时间节律,创造适宜的环境,促进个体的学习效果提升。与此同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设计,为更好的因材施教,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调查数据支持。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研究对象为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2010级经济管理类本科新生,共408人,其中男生15 人占38.2%,女生252人占 1.8%;理科生20 人占50.5%,文科生202人占49.5%;北京生源3 4人占89.2%,外省市生源44人占10.8%。
  研究工具:采用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与双高人才测评中心共同开发“大学生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支持测评系统”,该系统包含三大模块: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风格及职业倾向。本文分析其中的学习风格模块,学习风格模块部分测量了4组8类学习风格,包括活跃与沉思、感悟与直觉、视觉与言语、序列与综合;自编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教师访谈。
  测试后采用Spss1 .0统计软件对学习风格和第一学期主要课程的学习成绩(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新生学习风格的测试结果
  学习风格测试结果显示,从对信息的加工角度,大一新生更倾向于活跃型,活跃型占的比例为 9. %,而沉思型为30.4%,说明大一新生学习时喜欢通过做具体的事来掌握知识,如讨论、应用或解释给别人,喜欢集体工作,这与问卷调查中学生在“我喜欢参加课堂讨论”和“我喜欢团队工作”两项分别占13.8%、  .4%相一致;从对信息的感知角度,大一新生总体雅明显倾向性,感悟型占53.9%,直觉型占4 .1%;从对信息的输入角度,大一新生明显倾向于视觉型,视觉型占85.8%,言语型占14.2%,这表明学生喜欢默读,擅长记住亲眼看见的东西,如文字、图表、图像、影片等,不太注意教师的讲解,这与问卷调查中学生在“上课会走神”一项占12.1%相一致;从对信息的理解角度,大一新生总体上雅明显倾向,序列型和综合型各占53.4%和4 . %。
  Grigerenko和Sternberg认为,心理学中有关风格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流派:“以认知为中心的方法”,“以个性为中心的方法”和“以活动为中心的方法”。本研究中采用的主要为认知范式对学生学习风格进行研究。从结果来看,从对信息的加工角度,大一新生更倾向于活跃型,从对信息的输入角度,倾向于视觉型,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更多的能够考虑学生特点,采用更为直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如:参观、讨论等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2.新生学习风格的影响因素
  运用SPSS的列联表分析,检验了性别、学科类型和生源地对学习风格的影响,检验得到学习风格中的8种类型均不受性别和学科类型的显著影响,也即男女生和文理科生在学习风格方面均雅显著差异。在显著性水平为0.01时,仅检验得到学生活跃/沉思类别与生源地有显著的关系,北京生源活跃型明显高于外省市生源,分别为12.1%和50.0%,即北京生源中活跃型学生比例远高于沉思型学生,外省市生源活跃/沉思类别基本持平。
  北京生源显示出不同于外省学生的特点,这与对教师的访谈结果一致,北京生源学生由于知识面广、社会交往能力强等特点,对知识的吸收较快,但是也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其思考能力的提升,因此要辨证地看待这一结果,力争为不同生源地的学习提供有的放矢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指导。
  3.新生学习风格等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用408名学生的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三门课程分析学生学习风格及其他因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显著性水平为0.05下,活跃型与沉思型两类学生仅在英语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显著性水平0.01下,序列型学生的高等数学成绩显著高于综合型学生。感悟/直觉型和视觉/言语型两类对学生在此三门课程的成绩上均雅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有研究发现,在计算机、化学、公共财物等课程中,学生的学习风格会明显地影响学业成绩。本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在英语、高等数学等学科的成绩上,不同的学习风格会对学习效果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科,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
  在性别方面,运用SPSS的列联表分析,在显著性水平为0.01下,检验得到学生性别对高等数学和英语成绩有显著影响,女生的高等数学和英语成绩均高于男生,而在计算课程上雅显著差异。在学科类别方面,在显著性水平0.01下,检验得到文理科学生对高等数学、英语及格与否有显著的影响,理科学生的高等数学及格率和成绩均高于文科学生,文科学生的英语成绩及格率和成绩则高于理科学生。计算机课程的成绩雅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在新生来源地方面,在显著性水平为0.01下,外省市生源在英语、计算机二门课程上都显著地高于北京生源,而在高等数学成绩上两类生源雅显著差异。
  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风格、性别和生源因素都可以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这为我们根据不同的影响源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策略提供了基本的数据支持。
  三、对地方高校本科新生进行教育教学的思考
  1.重视对大学新生学业规划的引导
  根据学生访谈我们发现,学生对大学阶段的学习和发展尚雅明确的发展路径,在教师访谈中也发现,大一新生在入学初,容易产生一定的倦怠情绪,导致成绩不良。本研究中检测的3门成绩中,有2门(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不及格比率较高,应重视对大学新生第一学年学业规划的引导。
  学业生涯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阶段的细化和            具体化。重视开展学业指导,激发大学生自身成才的动力,尤其强调在一年级学生中开展教育活动的力度,着力改变“缺了再补”为“未雨绸缪”。入学初,开展以“大学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我为什么要读大学”,“我该如何读大学”,帮助他们明确奋斗目标,引导他们朝着目标努力。通过心理测评等手段协助大学生进行自我认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协助大学生进行了解社会的活动,逐步引导学生完成个性自我特点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并在实践检验中不断提升和扩充自身知识储备,达到个人成长。
  2.加强对大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根据上述地方高校本科新生学习基本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不同于高中阶段教授式教学接纳吸收式学习还有一定的惯性,在文献阅读、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使用方面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加强对本科新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内容上,依托不同领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以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为例,在大一新生中开设《大学生学习导论》课程,对大学本科学生遇到的普遍性学习方法、职业规划等问题进行讲授。同时,依托“导师制”使所有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环境利用等方面。除此之外,依托“学生助教”制度,做好学生评奖评优工作,继续充分发挥学院评奖评优机制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组织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的事迹介绍,发挥榜样的示范、激励作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的开展。
  在手段上,改变只强调入口、出口的做法,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一年级学生侧重适应性学习方法,如:自主学习的开展、查询文献、课堂演示等具体方法,实践活动以社会服务性实践为主;二年级侧重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素养养成教育,开展就业、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打工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支持学生利用所学专业、进入未来的从业领域见习、实习或打工,促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态度转变。实践活动以专业入门实践为主;三年级为专业能力提升阶段,注重专业知识积累和运用,实践活动以职业资格相关培训为主;四年级为职业准备期,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强调应用能力的提升。
  3.加强对新生差别化的指导
  研究表明,从对信息的加工角度,大一新生更倾向于活跃型,从对信息的输入角度,倾向于视觉型,北京生源活跃型明显高于外省市生源;活跃型与沉思型两类学生在英语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序列型学生的高等数学成绩显著高于综合型学生。学生风格的不同要求有个性化的教学风格相与之适应,加强对学生的差别化指导,是满足学生个性特点的有效方式。
  学生个性的需要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影响因素,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机会和条件,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个性,是培养出具有个性特征和富有创造力的人才的保证。“因材施教”是教育学中的基本原则,“90后”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更把这种需要彰显的更为突出,学生的性格、能力、兴趣都成为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涉及的学习风格,是与学生职业发展和个性特点的重要指标,能够有效分析学生的能力特征与兴趣爱好,以便进行分层次或分类指导。
  从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角度,对学生学习风格的分析也提示教育工作者,不应仅仅以课程分数作为评价学习效果的方式,教师可以从发展的角度,将学生学习策略的转变当做重要的考核指标。
  4.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研究表明,活跃型与沉思型两类学生仅在英语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序列型学生的高等数学成绩显著高于综合型学生研究结果,在教学上应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当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相互适应,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教学研究对“教”的研究多,对“学”的研究少,而学习方式的研究有助于改变这种局面,有利于教师辨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因材施教,多样化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会发现,以一种统一的教学方法对待不同特点的学生,很难使全体学生都获得满意的效果,总会有部分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不适应,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学习者的研究应包括:了解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了解学习者的知识基础、了解学习者的个性发展、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的类型。并运用适合于该班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习方式的教学对策,并把这些教学对策融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学生的认知结构直接参与新知识的相互作用,逐渐产生新的学习能力并保持和在新情境中的迁移。每个学生都有其不同的学习风格,一个班级是多种学习风格的混合体,教师在适应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教学的同时应兼顾其他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采取适当的教学对策,在教学中综合运用,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的过程,鼓励学生能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采用多种方式既满足多数学生的学习风格特点,又兼顾学生个性化的需要。
  四、结论
  上述研究结果分析表明,本科新生的学习风格特点为:从对信息的加工角度,更倾向于活跃型,从对信息的输入角度,倾向于视觉型,北京生源活跃型明显高于外省市生源;活跃型与沉思型两类学生在英语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序列型学生的高等数学成绩显著高于综合型学生。根据结果分析表明,应重视对大学新生第一学年学业规划的引导,加强对大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对学生的差别化的指导,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照在学生心灵上的阳光
下一篇:分析学校英语教育与实用口语能力的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8 13: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8 13: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