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复制链接]
查看: 809|回复: 3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797
发表于 2020-8-8 13: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大学生中约30%有心理问,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由于教育理念的落后,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停留在“被动”的地步,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还只是停留在“救火”阶段。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而繁琐的工程,要使其能正常有序地运转,既要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又要有实施可行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途径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123X(2011)11-0185-03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展的中后期,大学生在人格上将逐步完成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和转变。在人生发展的这一变化时期,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日益复杂多样,来自学习、经济、就业、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压力普遍增大;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不断增加,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调适,往往容易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品质,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据近期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表明,我国有近3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因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每年有5%因为躯体疾病退学,而高达95%是因为心理问题。学生因患有心理疾病、精神障碍或心理问题而自杀或伤害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如令人发指的“马加爵事件”等。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尚不到30%。面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急剧加速和与之相伴随的心理问题的明显增长,中国精神卫生工作队伍雅论在人才和经费投入上都缺乏足够的准备。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应当承认,我国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起步是落后的。这也与我们“重理轻文”的传统教育观念有关,在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人文类学科占的比重很大,尤其是医学院校,人文学科课时占到总学时的1/3,而我们高校目前的人文学科还处在弱势,亟待加强。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实力非常单薄,人才匮乏。据悉,目前我国每百万人口中只有2.4个心理学工作者,其中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不足2%,雅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跟不上社会的需求。
  具体来看,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尚存在下列问题。
  人员配备不足。香港每1000名大学生就有一个专职心理辅导员,而在内地,每5000名大学生都没有一个心理辅导员,并且很多心理辅导员是兼职的。
  教材建设问题。目前我国尚没有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教材。一些教育学者认为,应当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成一项必修的基础课程,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开设不同的课程。
  教师培训问题。高校从事心理指导的老师多以兼职为主,主要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多数缺乏正规培训,急需系统培训。
  网上心理咨询尚在探索阶段。有些人心里所想不愿当面与人谈,新的网络空间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什么问题都可以摊开来讲,但在网上进行心理个案方面的咨询还未开展。
  教育理念问题。目前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于教育理念的落后,其工作还停留在“被动”的地步,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还只是停留在“救火”阶段,往往在学生事故发生之后,才采取相应的措施。
  笔者认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是针对全体在校学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不应是解决、排出心理障碍或危机干预,而应是以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全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解能力和适应能力;开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终要促进学生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高校的性质及工作特点决定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工作重点,心理治疗则是由社会医疗机构来完成。首先,高校是以教育为目的的组织,并不是医疗机构,与社会医疗机构相比并不具备心理治疗的工作优势;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能使被动的治疗疾病转变为主动的预防疾病,有效提升心理素质,早教育、早预防,将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预防和降低心理疾病的发生,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健康的大学生是健康社会文明的倡导者和示范者,全面提高广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将对提升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水平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有实施方案的针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干预,使其提高心理素质,全面发展健全个性的教育活动。一方面要注重预防各种异常心理及心理障碍的产生,对潜在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适时的干预和治疗;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潜能的开发以及各种优良心理品质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珍爱生命预防自杀的讨论、成瘾行为的干预、艾滋病预防和性健康教育、心理健康人格的培养,以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适时调试情绪,树立自信自尊自强的主体意识,并加入相关心理疾病的案例在学生中进行案例讨论。…经过总结和思考,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1、认知发展教育。认知教育是指通过常规或特殊训练,使大学生了解认知规律、特点及自身认识发展水平,从而发掘自身的不足,并学会对错误认知进行调控。
  2、情绪稳定教育。情绪调控是为了避免自身情绪的大起大落或两极化,通过有效的调控手段调解自我情绪,使自己经常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形成适度的情绪反应能力与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避免心理失衡,培养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
  3、意志力优化教育。意志力优化教育是使大学生学会调节激情,应付挫折打击,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意志行为水平,从而避免产生心理偏差,具备自觉、果断、坚持与自律的优秀品质。
  4、健全个性品质教育。个性教育是使大学生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矫正不良的个性品质,促进完善的个性心理,从而形成开朗、活泼、具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良好性格。
  5、人际和谐教育。人际和谐教育是帮助大学生了解人际交往问的特点和规律,使得在群体中与他人和睦相处;善于在群体中发挥自己的才干,达到高水平的自我实现。
   、积极适应教育。积极适应教育是指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掌握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使大学生积极适应自身、环境及社会的各种变化,学会调控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烦恼,保持心理健康。同时深入认识自己、认识自身心理变化的特点,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在学会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基础上优化和调解自己的学习过程,调控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开发潜能,适应学习生活。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而繁琐的工程,要使其能正常有序地运转,既要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又要有实施可行的途径与方法。
  1。建立“三理”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心理、择业心理、动力心理、创造心理、情绪心理、挫折心理、性与恋爱心理、人际关系心理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产生这些心理问题有着主客观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主观原因主要的是因为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在生理发育晚期,心理正处走向成熟而未成熟的阶段。
  客观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方面的影响。一是社会的影响。社会的复杂环境,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物质上、精神上和文化上都存在各种弊端,必然导致人们价值观的扭曲,消极的社会风气对成长中的大学生存在各种积极、消极的影响。二是学校教育的影响。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学习压力、成长压力、就业压力等都不同程度的冲击考验着当代大学生稚嫩的心理。三是家庭的影响。家庭氛围、家长的教育能力、家庭结构以及家庭经济基础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总之,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有着心理、生理、伦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建立“三理”相结合的模式。在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同时,加强生理教育,注重伦理教育,将生理、心理、伦理这“三理”有机整合在一起。
  2.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
  学校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其中包括信息网络,心理教育理念网、心理问题预警和援助网、家庭学校联络网、师生互动网、心理健康教育网等,形成人人主动参与、全社会积极配合的大网络体系。在建立网络体系时,承担心理教育的主要人员应勇挑中担,积极开设课程和讲座,宣传与普及心理知识,开设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咨询室、心理交流论坛,完成网站网页制作,给大学生广阔的心理沟通平台,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形成一个以专业人员为主,学生工作队伍和学生社团为辅的工作体系。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
  (1)把握教育原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确定位在于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起以预防教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原则。这种教育原则把重点放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同时关注有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学生人群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康复工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任务绝不仅仅限于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而是包括心理健康知识教学、心理测查等在内的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把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这既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又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说,只有建立健全在符合心理发展规律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深入人心,在学校成长的这个大背景下,促其得到最大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也只有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目标上,即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确立的基础上,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才能真正成为人格完善的手段、途径和方法。
  (2)规定教育目标,唤起学生对心身健康的向往和自觉,提高其心理素质。在预防、纠正和发展三者相结合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规划,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3)讲究教育方式。以“活动一感悟一心灵成长”为主线,以课堂、网络、社会实践活动为途径、以课堂讲授、演讲辩论、社会实践、心理测试、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情景设置、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为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自我发现、自我调解、自由提升。
  (4)开展心理训练。训练共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印象训练、语言训练、肢体训练和开放自我训练。训练中将学生进入某一个特定的主题情节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从中获得感受,理解每一个角色的心理,并相互交换心得,帮助彼此之间建立并加深对不同人际关系的理解,消除误会,在认识上飞跃。
  (5)做好身心健康教育,即躯体疾病的预防和心理素质的强化。其中躯体疾病的预防主要分为健康行为的确立和有害行为的干预;而心理素质的强化重点是健康心理的培养、心理危机的干预和心理辅导的开展。在课程教育中应重视心理辅导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辨别能力,以增强他们在复杂环境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并帮助他们积累成长的经验和方法。
  心理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高校开展的心理辅导是辅助型而非治疗型,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疑惑,排除心理障碍,矫正心理偏差,促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环境适应方面发挥内在潜力,逐步走向成熟和成功。心理测试是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工作,对学生人格发展、情绪、行为、适应性和职业兴趣等方面进行专业测试,建立健全的学生心理档案,从中发现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其规律,找出有心理疾病的案例,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建设专业知识强的教师队伍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之一,是缺乏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有资料表明,国外高校一般每千名学生就拥有一个心理教育专职工作人员,而我国高校通常一万多名学生才有一个心理教育专职工作人员。教师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导航人,就必须具有足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有良好的专业技能,仅凭热情和爱心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对相关教师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是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也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实施的关键。逐步培养一批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学生成长规律,又掌握一定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高校教师队伍,辅导员与学生接触多,处于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技能和专业培训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有利于他们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并区别是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问题,还是心理障碍问题,从而建立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做到对大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有针对性帮助。
  加强和改进高校心理辅导工作,关键是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明确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增强高校心理辅导的目的性,全面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大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促进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英语写作课堂中合作学习的理论概述
下一篇:终身教背景下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8 13: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8 13: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38

帖子

531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10
发表于 2022-3-12 15: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