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改背景下高师中文专业外国文学教学探索

[复制链接]
查看: 820|回复: 4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639
发表于 2020-8-9 11: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对高师外国文学教学提出了新挑战,为了更好地与之对接,高师外国文学教学需要进行系统性改革。
  【关键词】高师外国文学;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对接
  
  2001年开始的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是有史以来规模、力度、难度最大的中学语文教育改革,同时,中学语文教育中,外国文学教学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面貌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教育理念的沿革: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在此背景下,高师的外国文学教学势必要跟上时代,培养具有良好外国文化、文学修养,具备中西文化及文学对比意识和能力的人才。但长期以来,高师外国文学在教学改革方面却呈现出滞后的现象,致使本学科知识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严重割裂,这就导致学生“学”却不能“致用”。因此,高师外国文学教学应遵照“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具有外国文学素养的中学语文教师,探索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对接的途径,构建新时期高师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理论,雅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因来自于异域,因此雅论从语言还是从文化上,外国文学都给现时的我们一种极强的距离感,既造就了审美的距离与空间,又造成了与当代大学生的疏远和隔阂。因此,“积极引导学生吸取其中有益的营养,从而促进情操的陶冶,使学生的文学素养与综合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一定的提高,是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1]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就行改革:
  第一、明确学习目的和专业要求成为行课的首要基础。
  新课改要求高师外国文学课应该培养具有跨文化文学素养的中学语文教师,他们在中学语文实际教学中,能够以人文关怀为宗旨,具有跨文化比较的能力,从而为传播新的人文精神和共建人类的多元化精神家园而架桥铺路,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着重为学生构建一个外国文化和文学的氛围,让他们却里立体的知识体系。
  外国文学是外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相当多值得我们国人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文化成果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外国文学作为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学位课程,其又有不同于中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点,其异质文化的特性使得学生学习理解的难度加大,但其所起到的作用却是中国文学学习雅法替代的。学习这门课程能够开阔视野,形成跨文化比较意识;同时,使学生灵活掌握现代思维方式,更全面、辩证地理解文学与社会发展演进的关系,健全人格道德与心理机制,树立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的意识。为此,任课教师必须将学习的目的明确地向学生阐明,不然,在以后的行课过程中,学生会茫然不知所措。非但不能将学生领入五光十色的异域色彩中,相反还会把学生弄得一头雾水,茫然不知所措,更雅法将之很好地应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第二、根据学科特点,制定相对应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的确立,为教学方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高师外国文学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中外比较素养的中学语文教师,那么所有的教学内容也应该围绕这个中心,即要重视其主要教学内容与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相关度,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真正融入外国文化的氛围中,在与中国文化的对比中建立独立的跨文化意识,具备更好地驾驭中学语文教学的能力。
  外国文学具有容量大、跨度强、背景复杂,知识点密集等特点,我们应该成为课堂学习的引导者,对某一问不给出答案,而是描述分析前人的观点,而后让学生自主思考,在文学本位的贯彻中又要坚持以作品分析为核心,将作品的分析与作家生平经历的描述和时代背景的介绍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与接受。教学中,任课教师不能一味地讲解作品文本,还要深入到文化内核中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背景知识和材料,让学生在占有丰富资料的基础上,扩展更大的思维想象空间去分析探讨作品文本。这样,学生在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同时,反观自身,找出其与中国与众不同的原因,达到外国文学教学中提出的外为中用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学生会将这种中外文化的对比意识贯穿到中学语文教学中,让自己的学生在中学时代就形成这种意识,既能提高所授知识的吸收度又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第三、方式灵活多变,以适应转型时期更高的学习需求。
  新时期的大学生和中学生,他们获取消息的途径更广,方式更多、信息也更丰富。在外为中用和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采取何种行之有效而又切合其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将其所获得的信息充分利用起来,就显得尤为必要和有价值。
  (一)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采取讲授与多媒体展示相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科技所带来的便利,对教学进行辅助,将图文并茂、声情互动的直观形象传达给学生。《巴黎圣母院》《简•爱》《傲慢与偏见》等都有几个版本,中文配音的也有几种。改编和配音不可避免地带有演职人员个人的理解,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在对比中找出最能把握原著的版本和配音,说明原因。这样的讨论不但能开阔学生的眼界,更能加深其对原著的理解和认识。
  (二)问题与课堂讨论同时进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问题。让学生自己挖掘文本的内涵,并通过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任课教师也要做好引导的作用,让大家以事实为根据,可以就文本中的暗示展开想象的翅膀,对自己的观点旁征博引,力求从材料和理论上确立自己的观点。
  (三)对比方法的有机应用,采取比较的视野开掘学生的文化空间意识。中国学生学习外国文学,其本身就是一个以对比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方式,为此,授课本身就是一个中国人看外国文化的过程。比较方法的采用也就顺理成章了。通过分析,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肇始与发展和外国文学、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就外国文学而言,就是要把针对中文专业的专业要求,就本身学科的特点、当下大学生及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努力发挥任课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引导作用。同时,用一种质疑的、开放的、动态的眼光来看待外国文学知识和外国文学学科本身,密切关注外国文学知识在中学课堂的现状,吸收各种思想观念、方式方法、手段途径,并把它们加以整理、融合,使之成为具有新质的东西,更好地为培养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服务,做好大学外国文学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对接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群.中文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外科医生如何做好临床见习教学工作
下一篇:高职高专教学改革之公共英语行业化初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9 11: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9 11: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11

帖子

541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18
发表于 2022-3-13 09: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医科大学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677

帖子

402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29
发表于 2022-3-14 03: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电大形考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