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面对迅猛发展的战争形势和不断扩大的抗日根据地,深刻认识到加强干部教育的紧迫性,亲自领导和主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使干部队伍的数量和素质都实现了空前的飞跃。这一时期,毛泽东的干部教育思想具有形势紧迫性、目标革命性、对象广泛性、内容丰富性、方法多样性、形式灵活性、意义重大性、缺陷功利性等特点。
关键词:毛泽东;抗日战争时期;干部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战争形势的迅猛发展和根据地的不断扩大,毛泽东深刻认识到加强干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制定了正确的干部教育方针和政策,亲自领导和主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革命干部,使干部队伍的数量和素质都实现了空前的飞跃,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通观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干部教育思想,它具有下列明显的八大特点。
一、干部教育的背景―紧迫性
中国共产党在事关民族兴衰存亡的抗日战争中,肩负着发展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团结全中国人民坚持抗战到底的中流砥柱作用。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浩浩荡荡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且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必须造就千百万德才兼备的干部。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亿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但当时的实际情况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条战线上,都深感干部数量的严重不足。毛泽东认为,大革命和土地革命失败后,总共只保存下来约2万名干部。对此他极为宝虑,称之为“干部的恐慌”。同时,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也亟待提高。雅论是老干部还是新干部,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均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老干部文化水平、政治理论水平较低,新干部由于缺乏锻炼,政治方向还不够坚定,革命意志尚不坚强。干部队伍数量严重不足和整体素质不高,决定了抓紧干部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因此,有计划地、大量地培养干部,已成为党的迫切任务。
二、干部教育的目标――革命性
适应战争年代的要求,毛泽东从革命性的角度,着重强调干部教育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素质问题,提出要造就为民族解放而斗争到底的先锋队。1931年10月19日,毛泽东在出席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大会上发表了一次精彩的讲话,他联系实际提出陕北公学的办学方针与办学任务是培养抗日先锋队的任务。1931年10月23日,毛泽东为陕北公学成立与开学纪念题词,他指出: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他要求培养“革命的”干部,并从革命信念(具有政治远见)、革命目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革命情操(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革命意志(不怕困难、坚定的、勇敢向前的)、革命精神(斗争精神、牺牲精神、实际精神)等几个方面对干部教育的质量提出了很高标准。
三、干部教育的对象――广泛性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所涉及的干部教育对象相当广泛,既培训党、政、军干部,也培养、训练农医、文教、科技等专业干部;既注重对中央及部门干部的教育,又不忽视对地方干部的教育与培养;既有对老干部的教育,又相当重视新干部的培养;既重视对男性干部的教育,又大力提倡对妇女干部的培养。为适应干部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办了多所干部学校,对党的干部进行系统的培养和教育。单是在延安集中建立、直接由中共中央领导的高等干部学校就有11余所,学生数万人。不同的干部学校有不同的教育培养对象,中共中央党校的培训对象最为广泛,既有地委、旅级以上干部,也有县团级干部,还有知识分子或文化理论工作者。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培养和训练对象是军事政治干部。陕北公学招收全国各地及涉外华侨青年入学。鲁迅艺术学院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
四、干部教育的内容――丰富性
抗战时期,毛泽东干部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是相当广泛和丰富的:一是政治思想教育。毛泽东把政治思想教育分解为“政治方向”和“工作作风”两个基本点。1938年3月,毛泽东在给“抗大同学会”的亲笔题词中写道: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便一定能够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解放的新中国。”二是文化教育。毛泽东曾于193 年致函当时任抗日红军大学校长的林彪说:“文化教育(识字、作文、看书报等能力的养成),是整个教育计划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部分之一。”三是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毛泽东非常重视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且多次推荐教材。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号召:“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并经过他们去教育那些文化水准较低的党员。”四是军事教育。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毛泽东对军事教育尤为重视,多次在报告和讲话中都提到军事教育。毛泽东要求广大干部必须“研究军事的理论,研究战略和战术”。五是党的政策和策略的教育。六是经济和生产教育。毛泽东还鼓励学做干部(即学领导科学)、学艺术、学历史等。
五、干部教育的方法――多样性
在干部教育培养的全过程中,毛泽东极力主张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毛泽东干部教育的一系列方法都是在这一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形成的。由此而导致在干部教育上形成了三大基本方法:一是理论灌输法,二是实践锻炼法,三是整风提高法。毛泽东认为,对干部进行全面教育,理论灌输是必不可少的。理论灌输的途径是多样的,办学校、办培训班只是其中之一,报纸、刊物、墙报等都是干部教育的有效手段。毛泽东根据马克思有关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原理,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他要求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军政大学的学生都要深入到工农中去,到抗战第一线去实习,去调查研究。毛泽东认为,要建设一个党,就要克服不正确的思想作风,就需要进行严肃的思想斗争,以达到全党思想上的一致,增强全党在党性基础上的团结。通过整顿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既保持了雅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又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党的干部队伍。
六、干部教育的形式――灵活性
为了搞好干部教育,必须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和水平的高低,适合对象的不同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在毛泽东的倡导下,抗战时期干部教育的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各类干部学校,一类是在职干部教育。干部学校主要有中国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等等。这些学校先后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德才兼备的干部,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针对工农干部文化水平较低的状况,毛泽东发动了干部学习运动,号召“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引起了全党的重视,掀起了在职干部的学习热潮。根据地各机关、各单位,雅人不学,形成了机关就是学校,干部就是学生的局面。
七、干部教育的意义――重大性
抗战时期,毛泽东致力于社会改造,坚持走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逐渐探索出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干部教育理论。毛泽东的干部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普遍意义,对我们当前的干部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抗战时期毛泽东关于干部教育重要性的论述,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党员干部队伍存在的“不适应”和“不符合”的问题,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把加强干部教育作为“最迫切的问题”来加以解决,坚持不懈地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把我们党建设成一个学习型政党。
抗战时期毛泽东关于干部教育内容的论述,反映了我们党紧扣政治任务开展干部教育的一贯要求,对于我们以提高干部素质为重点来完善干部教育内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干部教育工作中,要加强干部政治思想教育,着重于干部对理论、政策、业务知识的掌握及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要围绕提高干部素质制定干部教育的内容,结合不同教育对象的实际,体现到干部教育的实践中去。
抗战时期毛泽东关于干部教育方式方法的论述,反映了我们党在确保干部教育实效性方面的宝贵探索,对于我们不断改进干部教育方法、提高干部教育效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八、干部教育的缺陷―功利性
抗战时期毛泽东的干部教育思想在成熟、完善、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这就是一定程度上干部教育的泛政治化和极端功利化,造成抗战时期干部教育的短视和片面性。在战时环境下,一味追求正规化和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固然会产生偏差,但若走向另一极端,一切仅从眼前需要出发,过分强调干部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而忽视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教育规律,造成一些地区的干部教育发展成为以生产代替教育,干部教育流于形式,这些都对以后的干部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 :533:554
[2]滕纯.毛泽东教育活动纪事[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145
[3]王自立.毛泽东教育思想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21
[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81
作者简介:
阮彦才(19 4- ),男,瑶族,湖南省汝城县人事局副局长、汝城县行政学校副校长,主要从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和毛泽东思想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