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说的是任何事情,事先准备才会成功,否则就要失败。教师上课也是这样,要课前有效地备课,课才能上得有效,否则就雅效或效能低下。有效备课除了常规写教案外,还应从教材、教法、学生等角度入手,有效地开发和整合这些课程资源。新课程已实施好几年,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重新审视如何有效备好中学语文课。
一、深入浅出备教材
教材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载体。教师要深入地研究教材,然后把教材内容浅显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才能很好地实施有效教学。
1.整体感知教材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是彼此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是传递文化的工具;是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的工具。我们看书读报需要语文,交流思想开发智力需要语文,传承中国灿烂文化更需要语文。语文的人文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囊括了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和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包含着主体意识、创造思想、责任感、独立人格、和审美精神等方面内容。二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它主要体现在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之中。
2.全面解析教材内容
在通览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还应理清、吃透具体的教学内容,把握具体教材内容在整个单元,在全册书乃至整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清这一具体内容的前后联系,把具体内容的教学纳入整个课程的教学体系之中,进行统筹的规划和安排。
3.把握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内处于重要或主要地位的内容就是教学重点;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消化,不易把握或操作困难的内容被确定为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因有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全局性和规律性强而在教材知识总量中占较大比重。教学难点除少数处于教学重点之外,大多数则包含于教学重点之中,在教材总知识量中比重较小。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及其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哪些应该先讲,哪些应该后讲,哪些应该贯穿课程始终,怎样结尾。思路要井然有序,讲解就会条理清晰,使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上得到透彻的理解。
4.加工重组拓展延伸
教材内容只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的一种载体,不一定完全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组合、改造、创新,为学生有效学习提供更适合的内容。
二、活灵活现备学生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围绕这一主体,备学生也是核心环节。每个学生都是完整的鲜活的个体,有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和复杂的心理需要。教师只有面向全体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差异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益。
1.备全体学生,掌握基本情况
备学生,首先要对全体学生的基本情况作全方位的了解和评价。国内外研究表明,家庭环境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学生的气质特征、学习方式、生理特点等等与学业成绩都有直接的关系。作为教师,要必须在短时间内,认识所任教的班级的学生。刚接手一个班级要查看学生名册,认识所有姓名。在熟知学生名字的基础上,主动找学生聊天,一方面可以尽快使名字与人“对号入座”,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基础、个性、特点。
2.备学生双基,了解知识储备
教师刚接班时,应对全班学生以前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对每个学生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教师应把以上所做工作进行详尽的分析,分类登记,并注明哪部分知识学生掌握得较差,哪部分知识学生掌握较好。
3.备学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喜欢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产生积极情绪,能够提高教学效益,反之就会降低教学效益。情感因素是伴随着知识经验的掌握、观念的形成以及内部智力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它对外部智力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发展服务,因此,作为教师要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了解、分析、记录学生们存在的各种问题,调整方法、制定相应措施。
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在对待自己的问题上要有充分认识。除了以上两个核心内容外,教师还要对自己在教学中作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修正错误,使自己的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也就是备课要备自己。在备课过程中当然还有备课件、备语言、备形象……只有进行多维度地备课,才能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有效地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妇产科护理学临床实践教学方法的探索下一篇:找回有趣的农村音乐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