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我校广大教师也在不断地摸索中前进,尝试中提高。针对孩子们活泼好动,喜欢在雅拘雅束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厌烦枯燥雅味说教的特点,大胆尝试和改革,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语文教改路子,那就是把语言文字进行加工再创,然后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让语文与生活同在,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教育体系,拓宽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形式与渠道,把语文知识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语文技能与具体生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自会兴趣盎然。实践证明编演课本剧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演课本剧,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课本剧,顾名思义,就是学校师生以语文教材中的有关课文内容为基础,将其改变成能够通过讲台、教室、操场或舞台表演的相声、小品或小型话剧。
小学生活泼好动,愿意表现自己,因此,演课本剧能满足他们的表演欲望,调动他们乐意参与的热情。
二、演课本剧样式新,学生学课文有兴趣
过去的语文教学,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现在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剧本,并且要表演,形式一翻新,学生的兴趣自然来了:选哪一篇?怎样编?谁来演什么角色合适?能不能演好?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学生去思考,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后,查阅相关资料,熟知时代背景。弄清人物性格后才能解决问题。要编演课本剧,戏剧的有关知识还得去学习,掌握。如教《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按一般的教法让学生阅读理解,学生自然兴趣不高,而指导学生改编成课本剧表演,且开展小组竞赛,学生创作激情、表演欲望、合作探究意识就大大增强了。学生觉得被动变主动了,他们不仅反复阅读了课文,而且查阅了许多资料,搞清楚了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纷乱的形势,揣摩了吴王的心理,少年的个性,就连表演时的服饰、帽子以及弹弓都是他们自己寻找和制作的。
三、演课本剧内容新,学生学语基有兴趣
在编演过程中,对学生的语文知识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首先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把记叙性文章改编为戏剧,剧本里有简单的舞台说明,大部分是对话。对话语言要规范,就要求用词要准确,句子要完整。表演时读音要准确,对话要与人物性格相符合。这些要求的落实都需要学生有较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编演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语基的过程,也是得到训练得到提高的过程。如编演《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语言就很有个性化,词句都很讲究。若没有认真分析反复推敲,是不能编演好的。
四、演课本剧思维新,学生对创造性活动有兴趣
想象是创作的源泉,在写课本剧的时候,由于和课文内容的区别,需要他们把课文加工成剧本,这就需要他们发挥想象,构思出故事发生的场景,把叙述的内容变成人物的对话等,而演员进行表演时,语气,动作等又要符合人物身份,这就需要学生创造性地把握人物的特点,哪怕只有一句话,演员都需要认真去揣摩,从而很好地锻炼了他们的创作能力和表演能力。他们则在创造和表演中享受着乐趣。
五、演课本剧表现新,学生对提高能力有兴趣
课本剧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但表演动作在剧中的作用同样不可低估,它要求表演者个性化的语言辅以准确的动作、逼真的神态来突出人物性格,如《负荆请罪》中的第二幕:廉颇没穿上衣,背着一根荆条,满面羞惭地跪在蔺相如门前说:“蔺大人,请你用这根荆条狠狠地抽我一顿吧。”蔺相如见廉颇如此,他满面惊讶,满心欢喜,赶忙扶起廉颇,扔了荆条,责怪道:“廉将军,您这是干什么?快请起,快请起!”学生在改编中可能还会增加其它动作及对话语言,使人物形象更鲜明。表演时,须把廉颇的虚心改过及蔺相如的宽宏大亮的语言、动作表现得细致生动。学生如能做到,也就说明学生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同时对人物的性格作了准确的把握。我们也可以肯定,学生已具备了把语文知识迁移至实际生活的能力,已具备了对生活的观察分析能力。
六、演课本剧过程新,学生对合作学习有兴趣
在编演课本剧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完成了变死课本为活演出的实践,还加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让学生在处理琐碎事务和人际关系中学会了组织协调和相互配合。因为小学语文教材为孩子们塑造了许多美的形象,课本剧取材于教材,作用于人的视听,其教育感化作用十分明显,有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生在读―思―编―演剧本的过程中,更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改编和演出课本剧,不仅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愉快,也使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形象直观。这样强化了师生间的互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普遍提高。
总之,编演课本剧能让学生生活在兴趣之中,激发学习的热情,能满足小学生好表演的欲望,增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推广课本剧有利于在语文改革实践中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思想政治课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一篇:关于自考助学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理论浅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