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的角色也进行了明确定位:“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实施课程改革以来,经过自己不断地反思,我逐步感悟到了语文教学的真谛,那就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为此,在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新课程理念主张语文教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要由被动接受式转向自主探究性学习、合作交流性学习。实施新课程以来,在新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知识的呈现方式丰富多彩、多种多样,注重思维的多层次性,旨在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的教学行为要以“问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启发,让他们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问题走出课堂,促使他们自主解决问题并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激发他们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思维的火花进一步燃烧。
二、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想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是要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教师要改变“课文阐释者”的旧形象,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爱读书、爱表达,使语文课成为学生的语言实践课、语言交流课。实践证明,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是教师培养出来的,即所谓有什么样的老师才会有什么样的学生。以往我们的教师大多是采用传统的教法,拿起书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地听。这个责任不在学生,比方说开演唱会,观众不愿听,难道能怪观众吗?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二是要平等、宽容地对待学生。当今学生知识面广、个性更突出,我们应顺应时代与学生的特点,努力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师生人格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真诚的交流,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创造性发展。事实上,学生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尤其当前独生子女多,教育难度大。只有宽容,才能有教育,才能有更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发展,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地张扬。三是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中不能刻意扮演教师的角色,而应将真正的自我表现出来,让学生了解你是真诚可靠的人。只要教师表现出真正要与之分担一切喜怒哀乐的情感,学生自然也就乐于将内心的情感与你分享。
三、提升自身的教学艺术素养
当前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和知识结构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以前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现在看来则远远不够,教师需要有很多桶水,甚至是活水、长流水。我认真阅读了教育家叶圣陶、皮亚杰的语文教学理论,魏书生的教育艺术,邱学华的尝试教育,窦桂梅的教学风格。博采众长,丰富了理论知识,增强了自身素养。叶圣陶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皮亚杰的“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学什么,而是努力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并用种种方法来刺激学生的欲望。这样,学习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了。”这些我都把它作为自己语文教学的重要参考,认真加以借鉴,从中汲取适合自己教学需要的成分,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师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一切为了学生”这将是我们教学的根本目标、赋予学生自由将是教学中的基本思想。为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反思,发现自己,升华自己,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完善自己的人格,与学生在教学中共同成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